- 张文霞;付琼;
根据用自我陈述性问卷收集的定量研究阅读策略的数据,作者用口陈报告进一步考察六级阅读理解测试过程中考生的认知活动,并试图通过比较两种研究方法所得的发现,探讨口陈报告这种研究方法的利弊。口陈报告可以用于验证其他研究工具(如自我陈述性问卷法)的效度,或用于研究使用多向选择题型的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本文作者的结论为:口陈报告在考察考生的思维过程时,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作用。本文最后对有可能使用该方法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2年04期 2-5+2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 王晓蓉;陈纪梁;
词汇多项选择题是许多权威性英语测试中必不可少的,但对其设计原则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词汇多项选择题,提出内容相关性和形式一致性是词汇多项选择题选项设计须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其中,内容相关性大大提高了选项的有效性;而形式一致性则可保证词汇测试的纯洁性。
2002年04期 6-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63 ] |[引用频次:4 ] - 俞婷;
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不仅可以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且会对教学活动做出更多反思,在实践中对不同教学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借鉴与总结。同时,他们还将更容易适应教学方式方法中的变化。尽管语言教师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之余展开行动研究还有一些困难,但仍可以排除困难,坚持从事教学研究。从长远来看,展开行动研究有益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
2002年04期 10-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 刘满堂;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法教学大多采用演绎法,而归纳法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作者认为在语法教学中归纳法,亦称发现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对其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本文探讨了发现法的定义,论述了发现法的不同应用形式,并通过语法教学实例(Sample lesson)来说明发现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了发现法的优点和不足,以及采用该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002年04期 13-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21 ]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
<正> 清华大学外语系成立于1926年,最初称为西洋文学系,后改称为外国语言文学系。国内一大批语言文学方面的著名的学者、教授,如曹禺、钱钟书、季羡林、查良铮、李赋宁、王佐良、许国璋、许渊冲、英若诚等都是外语系的系友。1952年院校调整,外国语言文学系分别并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和北京外国语学院。1983外语系复建,并恢复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85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恢复招收日语专业本科生。外语系现有教职工115人,教学科研人员103人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3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6人,有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3人。外语系主要承担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教学,以及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英、日、德、俄、法五个语种公共外语的教学。每年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约40人,日语专业本科生约20人。外语系现有2个硕士学位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每年招收攻读
2002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44 ]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 张贞梅;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单词法、词组及句子法、阅读—语法—翻译法、直接法、结构法、听说法、认知代码法、功能法等国内外诸多常用的外语教学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年龄、水平、能力、目标期望值、教学设备及教材的选用等因素,且任何教学法的得失也应从其教学目标师生的适应情况和其应用的语言环境来多方衡量。
2002年04期 18-20+2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94 ]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 麻秀丽;徐亚辉;张宏萍;
本文针对高校扩招给英语教学带来的问题,研究以分层次教学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效果。分层次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按学生英语水平分层次组织教学,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层次班中有效地学习,教师针对教学对象的英语程度针对性的备课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各种相应教学活动、配套的成绩评定机制和升降层次制度,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最佳状态,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2年04期 21-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5 ] |[阅读次数:66 ] |[引用频次:3 ] - 孟婉静;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多数教材都会把教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编写,使它成为学习的指南。因此教材的内容不只是知识的陈述,而是知识内容与学习方法的结合体。但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能达到这一目标,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要更改教材的不适之处。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表明:教师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教材施行了更改,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应对教材更改提出评估准则。笔者通过阅读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的书籍,设定评估和更改教材的准则为质量原则、语言范围以及社会范围。
2002年04期 24-2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8 ] - 安世东;
此项研究考察了亚洲学生和西方学生在澳大利亚ELICOS(外国留学生英语语言课程)课堂参与行为的差异,还搜集了学生以及老师对这些差异本身和引起差异的多种原因的看法。此项研究的最重要发现是:较西方学生而言,亚洲学生总体上课堂参与行为显示被动趋势,其原因包括:学生的教育文化背景、性格、语言水平、学习动机及教师的教法等。对亚洲学生被动课堂参与行为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促进其学习。
2002年04期 29-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33 ]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20 ] - 董连忠;
不少英语学习者都感到听力的提高是个大难题,听力差成为实现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一个瓶颈。造成听力差的主要原因,一是训练材料选择不当,二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本文认为选用的听力材料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难度又要适当。没有难度就不能促使学生提高水平;太难则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让学生树立信心。听力材料还要有趣味,有意义。教学中应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循环的方法,要强调听力训练的互动性。互动方法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提示指导,也包括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此外,课前预习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002年04期 35-4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 魏望东;
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综合地分析了造成外语学习中听力理解困难的各种因素,认为造成外语学习中听力理解困难的客观因素包括听时的环境,说话者,所听的材料或内容,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听力媒介等等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听者的外语知识和外语精通程度,听力经验和所接受过的听力训练,听者本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特征,听者的教育背景,听者的一般知识,听者对人生、世界的了解等等。本文接着探讨性地提出运用多媒体的方法能解决哪方面的听力困难,以供同行们商榷和批判。
2002年04期 41-43+4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 程彩兰;
本文分析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种种不足,从设计模式、教材内容、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介绍了一套新教材——《新编大学英语》的特点,井结合这些特点,根据哈默的"平衡理论",设计了一种能克服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种种不足、发挥此教材各方面优势的有效教学方法——平衡活动法,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平衡发展。
2002年04期 44-4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 邢沛玲;
本文在比较中西方教育的相似点的同时,指出了中国外语教育不同于西方人的地方,比如中国的英语教学被广泛重视并得到普及,投入多、周期长,然而教学结果远非所期,尤其在听力技能和口语表达上。继而分析了造成这种学习结果的社会原因、教学方法原因等。基于这些原因,笔者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说的各项活动。
2002年04期 48-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 贺根有;
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是引起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争议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外语教学应抛开语法教学,以语言运用与语言交流为目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外语教学离不开语法,正确的语法是语言的根本。作为外语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语法的作用,从而使得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更加恰当而富有成效。
2002年04期 53-54+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 唐斌;
连接词是指在语篇中连接相邻的命题并表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词或短语,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手段之一,因此,连接词的掌握情况对于阅读和写作至关重要。本研究着重调查在中国语境下,中国学生了解和使用连接词的情况即连接词的习得情况,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学生的三十篇英语说明文、连接词选词填空和改错练习,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以期通过本研究对二语习得的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习得过程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指导语言学习和教学。
2002年04期 55-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28 ]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17 ] - 林立;张宝权;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效率问题。主要从语言能力和认知图式两方面,对阅读效率问题加以分析,并就如何使理论真正能指导实践、提高阅读效率提出看法与对策。作者认为坚实的语言基础是前提,主动交流式阅读技能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催化剂,科学的训练必不可少。
2002年04期 59-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