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莉莎;
二语听力理解是一个认知过程。听者在此过程中运用了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两种认知模式来理解听力材料。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口头报告两种实验方法,探求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听力困难更大程度上源于这两种模式中的哪一种。结果表明,此研究中不同听力水平的受验者都积极地运用了自上而下的听力模式,但运用得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在自下而上的听力过程中单词识别的数量及准确性。这一发现呼吁我国英语听力教学仍应以提高学生自下而上的听力基本功为重点。
2007年03期 No.73 3-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96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 丁迪星;
本文通过调查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使用交互式教学法的观点态度,以及他们对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影响因素的认识,从而探讨了在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中采取交互式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教师们普遍接受这一教学法,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制约其有效应用的因素。相比以往的研究,本文还证实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能有利于交互式教学的推广和应用的新条件。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制约因素。
2007年03期 No.73 14-2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5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姜继荣;
20世纪70年代,青少年文学开始走进西方英语课堂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30多年来,青少年文学在英语教学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培养了大批的读者,也造就了众多学者和理论家。本文将青少年文学作为英语教学"本土化"与"全球化"接轨的一个溶点,从理论上、实践上论证了将西方青少年文学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引进中国英语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明了青少年与青少年文学的关系;澄清了成人文学、青少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界线;以及经典文学和青少年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平衡问题。并根据青少年文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借鉴萨特尔的新文学理论和选择法,结合作者的青少年文学教学实践,进行中西英语课堂教学对比和个案分析,提出了三种文本的选择方法、三种文本的阅读模式。作者认为青少年文学确是培养终身读者的一条有效途径。
2007年03期 No.73 25-37+2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0K] [下载次数:36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赵秦岭;
大学英语教师对语言评价的认识误区是导致测试产生负面反拨的重要根源。通过分析十位大学英语教师就访谈问题的报告,笔者发现: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对语言评价的全面认识,语言测试的能力较弱或缺失。命题过程不规范、命题质量不高、过多使用现成试题从而放弃自主命题等问题直接导致测试对教学的负面反拨。对高利害考试过多关注从而忽视对课堂测试的研究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2007年03期 No.73 38-44+6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37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郭晓燕;晏晓红;
自1985年O' Malley和Chamot强调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以来,元认知对学习的意义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能否运用元认知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自主学习已成为语言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并被认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大势所趋。本文通过问卷的调查研究,探讨了自主学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元认知策略运用的影响以及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目前教育结构下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2007年03期 No.73 45-53+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73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李俊伟;
在阐述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领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项关于外语学习动机变化的实证研究。首先对156名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初进行两次关于外语学习动机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找出部分外语学习动机构成因素以及大学期间学习动机影响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环境下,功能性动机对外语学习起重要作用。
2007年03期 No.73 54-6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73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武卫;许洪;
近年来,词汇附带习得研究运用认知处理的方式研究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发展规律,并成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起源上,它受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并发展起来。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它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2007年03期 No.73 64-7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87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李士芹;
本文以问卷调查与口头采访的方式调查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30名亚裔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情况,旨在探讨英语语法教与学中的几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英语语法的掌握是系统学习的结果,而非自然习得;英语语法可以设为独立的课程;在采用交际式语言教学方法的同时,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的倾向;与融入导向相比,功利导向更能促进英语学习。
2007年03期 No.73 71-7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6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周俊英;王雪霏;
词汇已被广泛认为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大学课堂里,词汇教学的成果并不很丰硕。学生口语及书面语暴露出的不规范用法的比率高得惊人。因此亟需一种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法。本文将探讨一种较新的词汇教学法——词块教学法。该教学法被认为是理解语言活动的一把钥匙。本文首先论证该法适合大学课堂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后对有关提高学生词块意识提出建议与教学启示。
2007年03期 No.73 79-84+9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95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杜鹦;牛曦东;
本文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作者多年精读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及教学过程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精读课堂教学质量。以交际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细心准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及有效组织课堂活动,重视教学过程,这些是上好精读课的关键。在教师有意识的使用教学策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2007年03期 No.73 85-9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9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冯智文;
本文通过丰富的文献回顾深层探讨了二语写作过程,详细描述了二语写作的行为和习惯,包括高级学员和不熟练学员写作过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写作是酝酿、动笔和修改这三个主要过程动态的反复的相互作用。当二语学员经历了这样一个写作过程,他们就有东西可写并且写得好。所以,本文建议把文学融入二语写作过程作为一种改进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2007年03期 No.73 91-96+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6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李加强;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地方性的院校合并为本科院校。然而,在转型期间存在着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风格。本文认为,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风格相互影响,根据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换,注意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衔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
2007年03期 No.73 97-101+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5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张俊英;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134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一定的元认知策略,但大多数学生对很多元认知策略并不熟悉,也不能很好地运用。文章最后对如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2007年03期 No.73 102-10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8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毛明勇;
意群理论能将英语阅读理解由繁变简,由难变易。本文探讨了意群理论的内涵及其在阅读理解中的具体运用。
2007年03期 No.73 107-11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42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肖凌;龙大友;
随着过去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运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开展的一个网络学习项目的研究,重点讨论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CMC)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07年03期 No.73 113-118+11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张铁军;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进行功能语言分析。文章从语旨和及物性两方面着手,对小说中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对话进行分析,意在揭示小说中隐含的主题思想,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多数人冷漠的心理状态,从而透视作家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以求论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分析文学语篇方面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007年03期 No.73 119-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209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