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新民;
作者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学英语教师马老师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进行了颇具深度的分析与探讨。作者结合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马老师是如何在她所处的特殊教学环境下与新理念、新大纲、新教材、新教法等进行磨合,并如何克服现实环境中资源不足、教考矛盾等困难,进而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的,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教师教法立体图。作者指出,定型观念认为中国英语教师教法陈旧不变的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中国英语教师对于教学改革是持积极与开放的态度,但由于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他们的教法变革是渐进的,讲求实效的。
2008年01期 No.77 3-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141 ] |[阅读次数:187 ] |[引用频次:31 ] - 刘满菇;
本文运用对比实验的方式,比较了任务型教学方式与三P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研究中,实验组实施的是任务型教学途径,而控制组采用的是三P教学方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最后通过被试完成两个任务的测试成绩,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口语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的实施效果。作者得出结论:任务型教学方式优于三P教学方式。
2008年01期 No.77 15-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344 ] |[阅读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 屈延平;
将文体学运用到时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策略来表达各种意图、信息并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展示了如何将文体学运用到时文阅读教学中:1)发现文章的交流策略与技巧,其中包括标题特点,聚焦过程,以及各式各样、独具风格的开篇特点;2)了解文章基调;3)从不同类别和细别展示文章的文体及语言特点。
2008年01期 No.77 27-3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73 ] |[阅读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 曾敏;
这篇论文探讨了在加拿大接受英语学习的中国学生对于英语语法教学的认识看法及转变。加拿大的英语教学主要应用交际英语教学法。通过对15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的采访,结果发现近一半的采访对象表示,交际英语教学法中的英语语法教学对于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英语语法的学习已经不再重要。据此,作者针对中国国内的英语教学方法以及在海外的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一些观点及建议。
2008年01期 No.77 36-45+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652 ] |[阅读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 李娜;
针对当前国内许多研究者提出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心应由EGP教学转向ESP教学这一观点,我们对国外二语教学界新兴的SCLT模式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旨在探索该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SCLT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最后讨论了确保该模式成功实施的三个基本因素——阅读材料的学科性、输入内容的真实性和课程设置的适切性,及其相关的问题。
2008年01期 No.77 46-5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17 ] |[阅读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 蒲显伟;李学玲;
写作零课时教学是一种融合了自主学习和过程结果写作法的教学方法。本试验时间为一学期,87名受试来自三个班。实行写作零课时教学的A班( N=27)和B班(N=30)在学期末接受了一次问卷调查。A班和实施传统写作教学的C班( N=30)在期末进行了写作测试。结果表明写作零课时教学没有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以培养自主性为目标的写作零课时本身以及写作零课时的各个环节,如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等持有肯定态度。
2008年01期 No.77 55-60+5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48 ]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 赵玉荣;邵丽君;张艳莲;
本文对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中语用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作了对比分析,试图发现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在语用标记语的使用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大学生的使用语用标记语的范式。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使用较多的评述性和语篇标记语,但他们可能会不恰当地使用语用标记语,从而使这些标记语的使用呈现出不自然和单调的特点。
2008年01期 No.77 61-68+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54 ]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3 ] - 施利红;
本研究旨在如何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和个性化学习优势以及合作学习的交互、交际优势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合作的学习环境,培养来自经济落后地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和个人成长观念。本研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的主要工具是观察、调查问卷和访谈。对于通过调查问卷非开放性问题所得到的数据,研究者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整理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相比,网络辅助合作学习环境确实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2008年01期 No.77 69-7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282 ] |[阅读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 常琳;
词汇是语言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作者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的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消极词汇、半积极词汇和积极词汇进行两次不同时间的测试,随后用SPSS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受试者的消极词汇量和半积极词汇量均有显著提高,而积极词汇量却无显著变化,说明学习者的积极词汇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出现了停滞和僵化现象,很难继续发展。作者由此对二语词汇教学与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8年01期 No.77 80-8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65 ] |[阅读次数:63 ] |[引用频次:3 ] - 吴飒;
本研究以142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元语篇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全体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听同一个TEM8(Test for English Majors-Grade 8)微型学术讲座的不同版本(含元语篇和不含元语篇)并完成相同的任务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两组学生听力理解率差异达显著水平;2)元语篇能辅助话题熟悉程度提高听力理解率;3)元语篇对不同语言水平学生提高听力理解率的贡献有差异;4)学生能无意识感知讲座中元语篇的有无并据此判断讲座质量的优劣。以上结果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意义在于:语篇理解过程中,篇章组织的相关知识与背景知识同样重要;由于语篇理解受多个变量的影响,仅元语篇的出现并不一定总能保证好的理解效果。因此,教学中在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训练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其逻辑思维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
2008年01期 No.77 87-9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387 ] |[阅读次数:67 ] |[引用频次:4 ] - Somsri Jansom;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rror treatments—overt correction and self-correction—on the usage of English tenses of Thai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oth treatments were given through CALL. Levels of the students (High, Moderate, and Low) served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219 first-year undergraduates of 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 in a 2x3 factorial desig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all subjects were pre-tested by using the Test of English Tenses Usage (TETU)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After they completed 9 CALL lessons in 3 weeks, the post-test was conducted.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to explain the dat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ror treatment factor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usage of tenses while the level factor di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was not found. The three tenses that showe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correct answers: Simple Present, Present Continuous, and Past Continuous, while the most difficult tenses for them were Present Perfect and Past Perfect.
2008年01期 No.77 9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69 ] |[阅读次数:75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