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教学法

  •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与学习者学习风格整合的实证研究(英文)

    徐浩;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教学实验来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整合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及语言水平的影响。来自两个初一年级班级的师生参加了实验,共计10周。其间,实验班的教师始终运用整体型的课堂活动,控制班的教师始终运用分析型的课堂活动。前测包括风格量表、动机量表(包括"成就目标定向"、"归因"和"自我效能感"三个部分)和语言水平测验;后测为动机量表和语言水平测验的前测复本。结果表明:总起来说,教学互动与学生风格匹配时,学习动机能够得到增强,且学生的语言水平更容易得到提高。

    2009年05期 v.32;No.87 3-1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663 ]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 写前讨论对议论文写作语言质量的影响(英文)

    蒲显伟;

    本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在同时分析写前讨论内容和学生作文的基础上,研究用不同语言(英语,汉语,英汉语结合)进行的写前讨论及写前独立思考如何直接影响学生作文语言质量,结果发现:(1)在写前讨论中,三个讨论组用于讨论语言使用的时间很少;(2)相比独立思考组,三个讨论组写作更为流利;(3)英语组作文语言质量要优于其他三组,该组学生作文语言错误更少,句子结构更为复杂。

    2009年05期 v.32;No.87 16-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335 ] |[阅读次数:77 ] |[引用频次:11 ]

二语习得

  • 学习者语言水平差异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影响(英文)

    牟宜武;

    本文以Long的相互作用假设为理论基础,用实验的方法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结对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时,他们之间不同的英语水平对意义协商的数量和类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数量产生影响。高—低水平学习者之间所发生意义协商的机会比低—低水平和高—高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多。然而,学习者的水平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类型却没有影响。

    2009年05期 v.32;No.87 25-3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396 ]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4 ]
  • 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教学反馈(英文)

    徐重宁;

    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英语语音是最难掌握的技能之一。调查发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不仅中国学生感到困难,而且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也有不同的问题。学生认为英语音节重音、节奏、语调等对他们的语音流畅和交际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音学习需要给予重视,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获得清晰易懂的语音和流畅明了的英语。

    2009年05期 v.32;No.87 38-4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619 ]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2 ]
  • 关于目标词注释与填空练习对阅读中词汇习得作用的实证研究(英文)

    王哲希;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以理解文章内容为目的的一般阅读活动与阅读附加目标词注释、阅读附加目标词填空练习和阅读同时附加注释和填空练习这三种有教学干预的阅读活动中词汇习得的效果,考察了输入强化和输出任务对通过阅读习得词汇的作用。结果发现,单独附加目标词注释对提高词汇习得效率没有显著作用,填空练习和同时附加注释和填空练习都有显著作用。注释能够帮助理解词义,减少词汇量对词汇习得结果的影响。

    2009年05期 v.32;No.87 50-5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34 ] |[阅读次数:71 ] |[引用频次:6 ]
  • 整体听写活动对培养交际策略的作用(英文)

    梁红梅;

    整体听写活动是交际性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本研究通过对比整体听写活动中和教师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和磋商策略的情况,探讨整体听写活动为培养交际策略创造条件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整体听写活动中的小组重建短文的任务使学习者有机会在真实意义的交互活动中使用话语标记语,从而发展自然对话中必需的话语组织策略和交互策略。此外,为了收集足够的信息重建短文,学习者在讨论中还有许多机会使用磋商策略。相比之下,在教师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在以"教师启动——学生回答——教师反馈"为主导的交互模式下,学习者只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执行老师的指令,极少有机会进行真实意义的交际来发展交际策略。由此可见,由于有着真实意义的交际目的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整体听写活动能更有效地为培养交际策略创造有利条件。

    2009年05期 v.32;No.87 58-6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403 ] |[阅读次数:70 ] |[引用频次:10 ]
  • 英语双重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中的否定词习得研究:以中国和日本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英文)

    刘代容;陈慧媛;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英日中三语的双重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找出这三种语言中否定词的各自特点和共性。为了探索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和日本学生的否定词习得特点以及验证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又以英语双重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为题材在中国和日本学生中开展了实验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验,我们得到了相应的教学启示。

    2009年05期 v.32;No.87 70-8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561 ] |[阅读次数:100 ] |[引用频次:5 ]
  • 文章标记对英语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与信息保持的影响(英文)

    邓玉梅;

    本研究进行两个实验考察了在正常阅读(实验1)与快速阅读条件下(实验2)标题及小标题对高、低英语水平的大学生说明文阅读理解与信息保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正常阅读还是快速阅读,标题及小标题的呈现对读者的说明文阅读理解与信息保持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高、低英语水平的读者都能从标题及小标题中受益;但在正常阅读条件下,标题与小标题的呈现对低水平读者信息保持的促进作用比对高水平读者信息保持的促进作用大。

    2009年05期 v.32;No.87 81-8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300 ]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 语义和频率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中动结构的影响调查(英文)

    高育松;

    本文通过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结构的习得,来调查语义和频率对学习者习得该结构的影响。研究设计了语法判断任务,有90名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24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参加了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语义与频率对学习者习得英语中动结构都有显著影响。但是,上述两个因素对二语学习者和母语人士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母语人士受频率的影响更加明显。

    2009年05期 v.32;No.87 90-10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495 ] |[阅读次数:64 ] |[引用频次:13 ]

翻译教学

  • 中国高校口译培训问题调查报告(英文)

    罗春霞;

    我国口译人才奇缺,而口译人才的来源高校在口译培训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篇报告基于元分析方法,调查了中国高校在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口译课程地位不高、理论薄弱、师资力量欠缺、教学模式不科学、评估体系不合理等。并且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门应对口译教学予以重视,加强理论建设,夯实师资力量,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等等。

    2009年05期 v.32;No.87 108-119+1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456 ] |[阅读次数:30 ] |[引用频次:2 ]

科研方法

  • 一项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方法的调查(英文)

    王东志;

    本文就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上的10项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方法展开评述,重点讨论了概念的使用、干扰变量的控制、以及实验设计等问题,其中实验设计又涉及受试的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施者等要素。最后指出,实证研究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皆源于二语习得的复杂性,使研究者很难排除所有的混杂因素。

    2009年05期 v.32;No.87 120-1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495 ]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