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教学法

  • 基于通用语的中国英语语音教学(英文)

    David DETERDING;

    Many scholars nowadays suggest that English teaching in places such as China should be based o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 rather than native-speaker styles of speech. Crucial for this is the Lingua Franca Core (LFC), the set of pronunciation features that are claimed to be essential for international intelligibil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LFC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to determine which of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that typically occur with speakers from China should be a priority for teachers. In addi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accommodation to the needs of listeners, something that i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ELF-based teaching, and it notes that the teaching of accommodation skills is practical, attainable, and fun.

    2010年06期 v.33;No.94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655 ] |[阅读次数:124 ] |[引用频次:38 ]

测试与评估

  • 交互听力的构念及其在英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英文)

    关晓仙;金艳;

    交互听力在语言测试领域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交互听力的构念,以期为交互听力测试的开发提供理论框架。首先作者分析了交互听力的定义,并归纳总结了定义中所包含的交互听力特点。其次,作者细致描述了听者和说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流程和听者行为等,并据此获得对交互听力构念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作者分析回顾了国内外34项英语考试,分析交互听力这一构念在测试实践中的现状,从而对交互听力的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的开发提出了建议。总之,本文基于对交互听力构念研究的综述及其在测试实践中的现状分析,为交互听力测试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2010年06期 v.33;No.94 16-39+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517 ]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4 ]
  • 英语批判阅读能力的层阶框架(英文)

    李慧杰;

    批判阅读是高水平的阅读过程,需要读者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它不仅分析文本说什么,而且分析如何说。本文在综述批判阅读概念和批判阅读能力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四阶层次框架作为批判阅读水平测试的理论构念。这四个层次是结构分析层、修辞分析层、社会关联层和整体评价层。根据该构念框架,本文进一步开发了一个批判阅读测试考点清单用以指导测试的项目编写,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分析段落、理解深层含义、评价论据和回应文本。

    2010年06期 v.33;No.94 40-5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9K]
    [下载次数:586 ] |[阅读次数:62 ] |[引用频次:29 ]

二语习得

  • 显性重述、隐性重述和英语名词复数的习得:一项对比研究(英文)

    陈卓;

    该研究对比分析了显性重述和隐性重述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复数习得的影响。6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显性重述组、隐性重述组和控制组。每组21人。本研究的目标语法结构为英语名词复数。受试者单独同研究者完成了实验干预—信息差型任务。针对受试者产生的错误目标结构,显性重述组得到显性重述作为反馈,隐性重述组得到隐性重述作为反馈。而控制组得不到任何纠错型反馈。受试者关于目标结构的知识分别进行了前测、后测、延时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三组的后测成绩都比前测成绩有显著性的提高;显性重述组的两次后测成绩都比隐性重述和控制组好;隐性重述组同控制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本文根据注意假设、自发诱导理论和平衡假设讨论了实验结果。在理论上,显性重述相对于隐性重述的优势证实了负面信息在二语习得中的有益作用。在教学上,其说明显性重述比隐性重述更适用于二语课堂。

    2010年06期 v.33;No.94 55-7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377 ] |[阅读次数:20 ] |[引用频次:4 ]
  •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发展路径——共时和历时研究(英文)

    付玉萍;

    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词汇联想实验,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四组被试对常用高频词的反应中语义联系占大多数,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其心理词汇的语义联系愈来愈多。被试对低频词的反应中非语义联系最多,但随着词汇知识的增加,被试的反应从非语义向语义稳步发展,由语义倒退回非语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表明英语词汇学习不是沿着线性路径发展的,而是在进步的大趋势下伴有倒退现象的发生。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中聚合知识发展迅速,组合联系(即短语知识)较弱。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词汇习得的递增性特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出长期的词汇习得计划,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加强词块和短语教学。

    2010年06期 v.33;No.94 71-9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411 ] |[阅读次数:56 ] |[引用频次:5 ]
  • 可理解输入影响英语附带词汇辨识之实证研究(英文)

    韩晓蕙;

    本次实证研究旨在探索可理解输入对英语附带词汇辨识的影响。22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在接受不同类型的输入后,立即完成一套词汇识别测试题。研究结果显示修饰型输入、互动型输入和修饰型输出对受试者附带词汇辨识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强化式输入和修饰型输出对受试者短时记忆的积极影响尤为显著,进而促进受试者识别更多的英语单词。

    2010年06期 v.33;No.94 91-10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331 ]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 关于学生非即时在线讨论课文内容中反思技能应用的研究(英文)

    李青;翁克山;

    为了了解学生在网络协作学习中如何进行知识构建和互动,本研究探讨了学生在基于课文内容的非即时在线讨论中如何进行反思。研究着重识别学生参与讨论过程中反思的成份和应用的反思技能。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学说,这些反思技能被划分为个体认知反思技能和交际互动反思技能两类。通过分析学生在三次基于课文内容的非即时讨论中的帖子,发现学生反思的成份包含个人已有知识经验、课文内容、课外内容以及其他同学的见解,同时总结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应用了十五种反思技能。此外,该研究还分析了学生所应用的各种反思技能的质量高低及各种反思技能被应用的频率。以这十五种反思技能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元,就可分析非即时在线讨论课文内容过程中的互动模式以及知识构建的模式和效果。

    2010年06期 v.33;No.94 109-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208 ] |[阅读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