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晓晔;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英语写作研究的百年传统,指出虽然早期研究就关注了学生如何与多语言和多文化进行协商,教师和学者长期受到国家民族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视与以英语为母语者交际为英语写作之目的。本文接着讨论了本期的数篇研究报告,这些研究关注了高中、大学、研究生三阶段的写作,多方面写作反馈,及文本中身份的构建。不足包括没有关注课堂之外的写作活动,延续了视学生作文为缺陷的先入思想,定性研究的方法还有待提高。
2012年03期 v.35;No.101 263-270+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32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杨鲁新;陈蓉;
本研究考察了高中生自我正面评价对英语写作成绩以及写作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以北京某中学90名高一学生为受试对象,收集了多种数据,包括前测和后测作文、写作自我效能问卷、访谈以及后期问卷。研究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自我正面评价,实验组学生的作文成绩和写作自我效能感比控制组有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写作水平呈正面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于写作教学中自我正面评价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012年03期 v.35;No.101 271-286+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92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王俊菊;吴静;
本文运用问卷、文本分析和访谈等手段研究了国内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纠错反馈情况,重点探讨了反馈程度及方式、错误类型、反馈策略、师生对错误反馈的态度及认识。结果发现,教师针对学生作文错误的反馈情况相当普遍,全面纠错和选择纠错的比例大致相当,主要涉及词语和句子结构等错误,常用的策略包括圈出错误并提供正确写法以及就错误进行暗示等。尽管教师希望学生能够自我甄别错误并加以改正,但其反馈方式表明:相对于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能力,他们更加关注学生降低重复犯错率。学生们则希望教师进行全面纠错并经常使用错误代码。文本指出,为了更好的纠错效果,教师应使用多种反馈策略,学生应培养自我纠错和相互纠错的能力。
2012年03期 v.35;No.101 287-300+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72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 邓鹂鸣;
近二十年来人们对论文写作语体的研究兴趣不断增长,然而,有关社科博士生在二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构建其学术身份仍缺乏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多案例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一批中国社科博士生在起草、修改及最终成稿讨论与结语章节过程中如何构建其学术身份,以填补空缺。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呈现出不定的动态特质,他们由最初的学术写作新手,逐渐嬗变为较熟练的写作者。本研究所做的发现对中国二语写作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012年03期 v.35;No.101 301-323+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82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 汪霞;杨鲁新;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及收集课堂展示材料的方法收集数据,探讨了6名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学写论文提案的经历,分析了他们在学写论文提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用的策略。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把握提案写作类型及撰写文献回顾方面有明显困难。此外,在获取导师帮助方面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但是,通过与导师讨论、观摩同伴的提案展示、阅读相关文献等对策,6名学生最终完成了各自的论文题案。
2012年03期 v.35;No.101 324-341+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79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杨玉晨;
为了发现中国学生在语篇生成过程中对小句关系构建的方式,对42名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了篇章小句关系重组测试,结果发现: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在建构英语语篇时,使用的主要策略是代词回指和词语重复;他们还不能辨别小句的语义联系,不善于使用下文信息,不能有效地构建从一般到特殊、从总到分的英语常见修辞模式。该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语篇教学应注意对小句逻辑意义的分析和小句关系的构建,努力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符合英语习惯的英语语篇。
2012年03期 v.35;No.101 342-351+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31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高秋萍;
从语义上来说,认知型情态表达的是作者对命题的承诺程度,从语用上来说,认知型情态还具有人际功能。迄今为止,对其人际功能的解释主要包括两种:礼貌和对话协商功能。笔者将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功能,即不同的认知型情态用语建构不同的作者身份、作者-读者关系和言语社区。对认知型情态人际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中国英语写作者更加得体地使用该类语汇,建构平等协商的话语方式和民主型学术言语社区。
2012年03期 v.35;No.101 352-364+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34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毕劲;秦晓晴;
本文探讨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话题知识资源及其呈现策略与学术写作内容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对403名非英专研究生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确认了四类话题知识来源和八种知识呈现策略。数据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常用的知识资源是个人经历;最常用的知识呈现策略依次为主观视角、对比数据、客观陈述、解释、综合处理和论据评价。相关分析发现,内容自我评价与三种外在知识来源(权威论据、多来源论据和专业知识)和五类知识呈现策略(客观陈述、解释、综合处理、论据评价和客观视角)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12年03期 v.35;No.101 365-380+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55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正>《中国应用语言学》论文格式以APA格式为基础,但又略有不同,请投稿者注意。一、投稿要求和正文格式:1.本刊只接受网上在线投稿,不接受纸质稿件和通过电子邮件投稿。2.本刊采用双盲同行专家匿名制评审制,论文正文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3.论文正文中要有中文提要(200字)、英文提要(100词)以及3—5个中英文关键词。4.文中小标题必须标序号,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要用罗马数字表示。
2012年03期 v.35;No.101 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6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正>《中国应用语言学》(原名:《中国英语教学》)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会刊,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出版,是国内唯一的一本刊登用英语写成的有关中国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的外语类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16开本。本刊主编由北京外国语大
2012年03期 v.35;No.101 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