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ANG Jing;Phil BENSON;
<正>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are based on a selection of more than 40 papers on autonomy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ented at the 16th AILA World Congress in Beijing in August 2011. The opening review article,by the guest editors,explores autonomy and related constructs at a theoretical level.It is followed by seven data-based research papers from China,Britain,Finland,Mexico,and Japan,which re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cope of research on autonomy at the present time.Their work as a whole examines how autonomy is conceptualized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socio-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s,
2013年01期 v.36;No.103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黄景;Phil BENSON;
本文综述《中国应用语言学》2013 年特刊所探讨的主要理论构念,包括外语和二语教育的自主性(autonomy)、能动性(agency)与身份认同(identity)。我们首先深入探讨和比较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两个相似概念的复杂意义。自主性的讨论从 Benson (2011) 对自主性的宽阔定义("capacity to take control of one’s own learning")展开,目的在于深入发掘 capacity和 control 各自多层面的涵义以及同时简要解释相关理论及教育实践问题如"可用特性"(affordances)和学习者过程规划(learner agendas)等。在深入审视能动性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自主性和能动性最好被视为相关而相异的两个概念,相异之处在于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程度。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经过仔细梳理后,我们转向讨论另一个重要相关概念,即外语和二语教育的身份认同。文章最后探讨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认同这些主要概念在语言教育中的相互关系。
2013年01期 v.36;No.103 6-27+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83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Lucy COOKER;
本文通过证明学生学习自主性可以包容不同的"自主模式"从而对学界流行的语言学习者自主性的单一构念说提出异议。三十位来自亚洲和英国的语言学习者参加并完成了 Q方法卡片排序调查并在随后接受访谈以探讨在自主环境中学习如何影响他们的发展。结果表明,在这些学习者中至少可识别 6 种自主模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社会层面的自主性是每个模式的核心。如此对学习者自主性的概念重构允许对这一概念的多重理解,而所有多角度的解读都根植于文化、也深埋于关于成为语言学习者意味着什么的社会文化观念。
2013年01期 v.36;No.103 28-48+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Phil BENSON;应单君;
本行动研究调查作为教学策略的"互教互学"(peer teaching,又译"同侪教学")在提高职前二语教师自主性意识上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 (a) 探讨职前教师(师范学生)如何具体实施互教互学,以及如何看待互教互学在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的相关性 ;(b) 从学生角度审视互教互学的主要收获和挑战。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互教互学的过程,并认为这一教学策略可能会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使用。在互教互学过程中涌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对教学元素的认知、互相学习的机会、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等等,给学生带来了益处,也带来了挑战。本文指出,有关如何提升职前教师自主性的研究可以专注于职前教师一系列自主性教学策略的亲身经历对他们将来教学的长期影响。
2013年01期 v.36;No.103 49-67+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32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Josefina C. SANTANA;
本文报告的一项研究是关于一组英语学习者在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一个学习社群(learning community)。学生的任务是作为宣读人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墨西哥西部的一所小型私立大学的商务英语课程本科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研究、撰写一篇拟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课题论文。本研究采用重质性的互动分析方法(Interaction Analysis)、通过观察参加者之间的互动进行,资料采集依赖视频和音频记录、辅以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商务英语专业术语,也学会如何进行研究合作。
2013年01期 v.36;No.103 68-8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15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高雪松;刘宏刚;朱奋梅;
本文汇报了一项中国大陆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及其发展情况的混合研究成果。研究的定量部分采用问卷方式对某重点中学初中部 475 名一年级学生(247 名男生和228 名女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量化研究中的 16 名学生(男女生各半)参与了本研究中的定性部分。定性研究主要以半结构访谈为主,重点关注学生们的英语词汇学习经历。本文从社会文化视角对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词汇学习观念以及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个人的能动性 (agency) 是密切相关的。访谈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内在联系 :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是在其学习能动性、词汇学习情境、社会个体的支持(父母和老师)三者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建议教师要和学生周围的社会个体(如家长)密切合作,对学生词汇策略的学习予以足够的支持。
2013年01期 v.36;No.103 86-10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78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Leena KARLSSON;
本文探讨了外语教育的自传写作和互动讲故事这两种叙事教育过程的潜力。在赫尔辛基大学语言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块 (Autonomous Learning Modules—ALMS) 中,学生撰写各种自传体文本,作为他们的语言档案的一部分。这些文本在面对面辅导会上加以讨论。芬兰学生的学习者身份受影响于英语在芬兰的竞争力:掌握英语是必须的,而不掌握英语则意味着失败。这一点对那些自我认定为"不同"的学习者尤为真实,他们以前的语言学习经验和课堂环境引起他们的焦虑。在 ALMS,辅导员鼓励他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过去的学习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讲故事还能为学生创建安全的自我反思空间,从而帮助他们发掘、认识自己"受到伤害的"学习者身份。本文正是对讲故事这样的实践和研究进行了探讨。
2013年01期 v.36;No.103 106-123+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李晓春;
本文报告了对一名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英语的个案研究。本研究是一项对中国六名非英语专业学生长期跟踪研究的一部分,集中展现六名研究参与者之一 (Tao) 的批判性网络识读经历。采用访谈作为主要数据资料 (data) 来源,本研究探讨该名学生如何从事日常网络识读、如何利用数字化媒介和公共资源自主学习英语。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体是 Tao 学习英语的主要媒介;Tao 依靠网络获取中英双语信息所进行的批判性识读解析,与他的自我身份建构,与他认知、批判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在探讨和诠释中国高校学生在网络时代的信息识读与英语学习的相互作用上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13年01期 v.36;No.103 124-139+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32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Garold MURRAY;Naomi FUJISHIMA;
本文以民族志调查的形式报告了日本一所大学内分别以英语和日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参加社会学习空间在语言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可用特性 (affordances)。社会学习空间是指可让学生聚在一起在非正式的环境下互相学习的设施。为了探讨这种环境下的社会学习动力,我们进行了一项纵向民族志调查。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对学生和管理员的访谈,辅以对参与者的观察。从生态和实践社群的视角对数据资料进行专题分析 (thematic analysis) 可以看出学习者社群的出现,以及可用特性与突现社群 (emergent community) 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本文报告了与引致语言学习机会的可用特性相关的调查结果,这些可用特性与支持学习者社群发展的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者自主性在前两个相互关联的现象中所起的作用。
2013年01期 v.36;No.103 140-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2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