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测试与评估

  • 论证质量的变化——师生合作评价教学研究(英文)

    徐晓燕;钟悦欣;邵子萌;

    本研究对比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师生合作评价(TSCA)和经培训的同伴互评(TPRA)教学的有效性。因变量包括简化的Toulmin模式中议论文结构要素的出现频率和论证内容质量的提升。被试来自两个自然班,共81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其中,一个班为TPRA组,共40名学生;另一个班为TSCA组,共41名学生。前后测结果显示,相比TPRA组,TSCA组的反方论点和反驳论据的频率显著增加,反方论点、反驳论点和反驳论据的质量更好。

    2022年04期 v.45 491-509+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33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动态评价个案研究(英文)

    曲鑫;刘媛媛;

    为了解动态评价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个案研究,选取的是一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本研究所构建的动态评价将三明治模式和蛋糕模式相结合,提供灵活互动式中介。研究者采用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所设计的个人档案表来记录学习者的口语变化,以及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探索学习者参与动态评价的体验。所生成的个人档案以及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学习者的口语组构知识和口语表达策略的微变化发展。访谈的主题分析结果表明了学习者对动态评价持有积极态度,但也揭示了其局限性。文章最后讨论了如何构建实操性的动态评价以应用到口语课堂之中,同时强调了动态评价和传统口语教学、测试的互补关系。

    2022年04期 v.45 510-53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33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教师发展

  • 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研究述评(英文)

    都建颖;李伟平;李琼;

    以学术英语教师发展为核心议题,本文对2002年至2021年发表在学术英语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JEAP)和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Journal (ESPJ)的107篇实证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从教学实践、科研探索、认知状况三方面评述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现状。文献梳理分析的结果表明,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显不足。述评结论部分指出,今后研究应增加教师视角,突出学术英语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为目标的核心特征。

    2022年04期 v.45 532-55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16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二语习得

  • 基于依存树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时间状语从句语序习得发展研究(英文)

    李雯雯;龙怡君;

    本研究以依存句法为理论基础,考察初阶、中阶和高阶中国英语学习者时间状语从句的语序分布,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将时间状语从句前置于主句,但随着二语水平的提升,学习者时间状语从句的后置率不断上升,趋近于目标语的语序分布。2)中国英语学习者时间状语从句从属连词的语序分布与目标语一致,呈现100%前置的分布特征,这与从属连词在英语中使用频率高的凸显性特征有关。3)平均依存距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时间状语从句呈现前置倾向的动因之一。作为一种自然语言,中介语具有一种区别于母语和目标语的独特认知机制。本研究可为不同二语水平的学习者了解和学习时间状语从句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参考,为教师教学提供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撑。

    2022年04期 v.45 551-565+612-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2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二语教学

  • 概念型教学法应用于过去叙事写作教学(英文)

    徐心慧;詹宏伟;

    概念式教学(C-BI)通过给学生提供复习课,已被证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境外使用的语法项目的掌握,而C-BI在复杂语境下教授新的语法项目的效果尚不清楚。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在为期三周的教学实验中,我们对一所中学的4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两种时态的教学,以期发现SCOBA对学生在语境外和叙事语境中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影响。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无论是语境外使用还是语境内使用,C-BI干预后目标时态的使用准确率都较高;ii)通过C-BI提高学生的概念知识,帮助学生确定参照时间,从而更确定使用目标时态。此外,他们还被鼓励在叙事体裁的复杂语境中使用新学的时态;iii)无论是在简单的语境中还是在复杂的语境中,SCOBA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成功应对学习任务,并通过在语境中建立时间参照来确定其预期意义。

    2022年04期 v.45 566-582+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二语写作

  • 语用预设在培养写作思辨能力中的应用(英文)

    宋燕;王帅琪;

    本研究旨在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讨培养思辨能力是否能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成绩。研究以测试为工具,来自山东省一所重点大学的126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参与此次实验。首先,恩尼斯-威尔批判性思维写作测试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95%)的思辨能力不足或有限,这会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偏题、句子冗长或者重复、论证不充分,以及写作的结构不合逻辑或不连贯。其次,从语用预设的角度进行为期十周的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写作成绩有所提高,表明从语用预设角度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可能会对他们的写作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以期促进语用预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为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2022年04期 v.45 583-595+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6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对外学术话语中的作者构建——以中外SSCI索引期刊转述结构分析为例(英文)

    周敏;孙志祥;

    本文采用自建语料库定量研究方法,选取168篇中国和英美国家主编的SSCI索引期刊论文,从转述动词的使用频率和语义类别两个方面,对比了中外SSCI索引期刊论文学者在学术语篇中的转述动词使用方面的差异。结合评价理论,我们发现中国SSCI索引期刊作者使用更少的语篇性和认知性转述动词;并且他们倾向于使用表达中立立场的转述动词,对所转述内容不表达明显的主体间立场,而英美国家索引SSCI期刊论文学者倾向于使用表达积极立场的转述动词来支撑其论证。另外,中国SSCI索引期刊作者很少使用表达批判性立场的转述动词。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母语与非母语背景差异、期刊方法理念差异和作者文化价值取向差异。该研究结果为中国学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转述来传达作者立场和推动对外学术传播提供了启示:1)注重转述动词的评价意义;2)培养跨语言和跨文化意识。

    2022年04期 v.45 596-61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23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建设一流课程,落实立德树人——2022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成功召开

    <正>11月5—6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2022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建设一流课程,落实立德树人”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设5场主旨发言、15场专题研讨、23场分组发言以及3场多模态发言。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内外近百所院校的英语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教师参加了会议,

    2022年04期 v.45 61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2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