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发展基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估素养

  • 发展基于课堂的形成性评估素养(英文)

    顾永琦;林志强;

    目前,形成性评估用于改善教与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日益得到认可,已被写入政策文件和课程标准,并纳入教师教育计划。但就教师而言,在课堂上系统地实施形成性评估仍然是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形成性评估素养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是本期特刊的介绍,首先,通过强调形成性评估素养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对本期特刊的定位及其涵盖范围进行介绍;其次,简要介绍收录于本期特刊的十篇文章。笔者希望本期特刊能够对促进教师形成性评估素养的理解及其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23年02期 v.46 155-16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29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未来评估素养展望(英文)

    苏珊·布鲁克哈特;

    本文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未来更好的评估与当前的评估环境有何不同?(2)未来评估素养会是什么样子?答案将基于最近对评估领域研究的大规模回顾,为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工作提供信息。本文将聚焦评估中正在发生以及将来会发生的变化,探究这些变化对教师、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评估素养需求的影响。

    2023年02期 v.46 162-179+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评估素养:改变文化,并让改变适应香港的文化(英文)

    克莉丝·戴维森;

    近年来,教师评估素养因其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最近对教师知识和技能建设的重视,相关理论和实证概念化不断涌现。其目的是做出高度情境化、公平、一致和值得信赖的评估决定,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信息,从而有效地支持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本文探讨了在引入校本学习评估作为香港高风险中学评估改革的一部分后,中学英语教师评估素养的变化。本文利用近4,500名参加过评估改革头六年(2005-2011年)共同专业发展课程的教师完成的教师问卷调查,探讨了专业发展对教师评估素养的影响。尽管香港有根深蒂固的竞争性应试文化,对课程前后评估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的分析表明,教师的态度、信心和实践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在使用评估标准、设计和实施方面适当的评估任务,让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评估过程,做出值得信赖的评估决定,并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前馈,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教师得到很好的支持,评估文化的改变是可能的。本文还讨论了对评估改革和更普遍的教师评估素养发展的影响。

    2023年02期 v.46 180-197+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发展教师课堂形成性评估素养——以一位中学英语教师为例(英文)

    李加义;顾永琦;

    自从Black和Wiliam(1998)发表了极具影响力的研究综述,形成性评估在教育改革中愈发受到重视。21世纪初,中国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在课堂开展形成性评估。教师评估素养的缺乏制约了课堂形成性评估的开展。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为期12周的教师课堂形成性评估素养提升项目,旨在帮助五位中学英语教师提高形成性评估知识、信念和实践水平。项目以合作行动研究的形式开展,研究者与教师组成了实践共同体,以实现持续专业发展。本文以一位教师为例,介绍其课堂形成性评估素养的提高。作者使用NVivo 12对课堂录像和访谈进行转录和编码。基线数据表明,该教师缺乏开展形成性评估所需的知识、信念和实践方法,尤其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此外,其评估目标并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而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项目结束时,该教师的形成性评估知识、信念和实践方法均得到显著提升;在课堂形成性评估实践方面,其课堂教、学、评的目标设定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实现更多形成性评估闭环,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这些发现为教师提高形成性评估素养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支持,也证明教师在持续专业发展框架内提高评估素养的可行性。

    2023年02期 v.46 198-218+326-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584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大学英语新手教师测评身份建构——两位新手教师的个案(英文)

    甘凌;林志强;

    语言测评素养发展研究日益兴盛,但学界对教师测评身份建构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叙事框架、访谈和观察,探索两位大学英语新手教师如何构建测评身份。研究发现,两位教师随着语言测评素养的发展,经历了从不认同测评者身份到成为测评者的转变,并以不同轨迹构建其测评身份。一位教师积极主动构建其坚定的测评实践者及探索者身份,但更认同自己为引导者及“磕磕绊绊的新手测评者”。另一位则成为自信的反馈者和宽容的评分者,但更认同自己“人生导师”的身份。两位教师的测评身份建构主要受其测评观念、测评经历、个人因素(如自我效能、主动性、反思)及学校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语言测评身份建构研究以及如何发展成为有效测评者提供启示。

    2023年02期 v.46 219-236+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22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个人、经历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英语教师的评估观——一项叙事研究(英文)

    许悦婷;陈嘉雨;何莉怡;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估观受其个人特征、经历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教师的评估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基于48名中国高中英语教师的叙述框架数据,探究教师评估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同以促学为导向的评估目的;一系列因素对教师的评估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经历因素(教师对评估的[反]学徒式观察)以及环境因素(应试文化)。本文进而讨论了教师如何在促学导向的评估目的和问责导向的评估目的之间进行磋商与妥协,以及教师主观能动性、作为被评估者的情感体验和应试文化如何塑造教师评估观。研究对教师评估观研究以及教师评估素养政策、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2023年02期 v.46 237-25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49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教师对评估反馈的不同理解与实践——对教师评估素养的启示(英文)

    吴瑞萍;陈兴杰;

    评估反馈是教师评估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从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理解此概念:教师对评估反馈的理解,评估反馈的课堂实践,以及教师如何处理学生参与评估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Pastore&Andrade, 2019)。本研究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探讨了15名新加坡教师对评估反馈的理解与实践。借鉴变异理论的观点,本研究从访谈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教师对于评估反馈的五种诠释,揭示了教学中的评估反馈并非专属教师的输出,而是师生之间探讨评估反馈的过程。教师对于评估反馈的理解能够从他们提供的不同性质的反馈中体现出来。本文建议将教师提供的评估反馈分成五类,最基础的为强调学生错误的反馈,最理想的为促进学生进行反思的反馈。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评估反馈的性质与作用。本文也讨论了研究结果对于发展教师评估素养的意义,以帮助教师审查他们对评估反馈概念的理解,并希望能帮助教师加强评估反馈的实践,使评估反馈的使用不局限于提高学术表现这一层次,而是使评估反馈成为提升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途径。

    2023年02期 v.46 253-269+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8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同伴反馈圈:三人小组中口头观察同伴反馈在学生反馈素养发展中的价值(英文)

    玛丽·杨;

    关于同伴反馈有效性、尤其是学习者积极参与反馈并根据反馈采取行动的最佳方式的争论越来越多(Lam,2017)。研究表明,妥善处理的同伴反馈可以带来许多社会、认知和语言方面的好处(Sun&Doman,2018)。本文研究了24位来自缅甸的英语教师对于同伴反馈圈(PRC)的看法。在PRC中,学习者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工作,其中两人对第三个人的表现提供反馈,第三个人倾听、反思,然后才对反馈意见做出回应。结果发现,教师认为这种安排可以增加反馈的数量、多样性和可靠性,营造更有利于反馈的氛围,并有助于发展“软技能/通用技能”。受访者认为,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新方法不熟悉、时间限制以及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反馈意见是PRC的潜在困难。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受访者建议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培训与示范。本文为管理同伴反馈的不同方式提供借鉴,强调了在三人小组相对于二人小组的好处,以及口头观察同伴反馈对培养学生反馈素养的价值。在同伴反馈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程序方面,还需要关注培养学习者的情绪能力,以帮助他们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持续学习。

    2023年02期 v.46 270-288+327-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31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了解课堂语言评估难度,提高教师语言评估素养(英文)

    阿明·伯格;

    在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了解语言测试和评估某些方面的难度对学生来说会很有帮助。这些信息可以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包括课程设计和上课顺序。本文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职前教师教育为背景,提出了一种考虑课堂语言评估的难度从而提高语言评估素养(LAL)的方法。为了得到难度估计实证数据,将职前英语教师LAL测试的项目转换为对能力、知识和理解的陈述,然后根据420名学生的表现数据通过多面Rasch分析进行校准。定性内容分析用于识别校准之间的聚类,从而分出难度等级。研究结果显示了清晰的等级级数,可以为教师教育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首先报告了测评课堂语言评估难度的过程,然后描述了课堂语言评估的难度等级。最后,笔者提出了基于难度等级的课堂语言评估类课程的设计原则,并介绍了笔者在维也纳大学的教师教育计划中实施这些原则的具体实践。

    2023年02期 v.46 289-307+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20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理解和实践“面向学习的测评”:来自三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证据(英文)

    杨瑞锦;梅林;

    测评对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的教和学影响深远。形成性评估是“面向学习的测评(learning-oriented assessment, LOA)”必不可少的基础,其概念化和实施已然成为近年来语言测试和外语教育研究的焦点。当前,形成性评估在教育政策如中国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强制性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中国外语教育中,为应对教育政策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如何理解和解释形成性评估以及如何在课堂中进行LOA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为探索该问题,本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某城市的三位初中英语教师为例,探讨他们的评价理念和LOA教学实践。研究共收集三位教师的15节备考课堂观察数据和3次半结构化访谈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三位教师对LOA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教师们的课堂实践也体现了她们的理解。尽管教师们在一个重视考试的环境中工作,但研究表明她们会通过不同的LOA实践来促进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例如,教师会向学生提供基于其学习情况的口头反馈;教师会通过分组和同伴评价等方式在学生中实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任务和互动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并帮助他们的理解;教师也鼓励学生们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研究发现能够为在以重视考试的英语学习背景下实现LOA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2023年02期 v.46 308-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9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

    <正>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是由中国日报社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语教育领域知名国际会议。大会旨在加强中国与其它国家在英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外英语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国际化、专业性、高规格的交流平台,以全球视野为中国英语教育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英语教育献策。自2018年至今,大会已连续举办5届,成为国内英语教育领域知名国际会议。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知名英语教育专家、一线英语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参会,以主旨发言、专题研讨、工作坊、教学展示、论文发言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交流与分享。大会同期举办中国外语教育行业创新展示。

    2023年02期 v.46 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