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育研究新趋势

  • 语言教育研究新趋势:引言(英文)

    魏日宁;彼得·德·科斯塔;

    <正>Welcome to the special column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CJAL)dedicated to the 2022 Global English Education China Assembly (see https://tesol.i21st.cn/2022/),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the Assembly".Organised by China Dai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the Assembly stands as a prestigious annual international event in the realm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in China (Reynolds&Wei,2023).

    2023年04期 v.46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29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身份认同与学习投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与使用的批判性研究(英文)

    苑迪;

    本研究在三个层面展开讨论——宏观层面的全球化背景、中观层面的国家背景和微观层面的学校背景。在这些不同语境影响下,本现象学研究旨在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探索某民办地方高校十名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在学校)和使用(工作中)现象。依此,来了解当今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认知形成、身份建构学和习投资施加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Darvin和Norton(2015)的投资理论模型为研究人员研究这一关键教育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不仅包括参与者如何反思他们在不同学习阶段英语学习经历,还包括他们如何在新环境中发挥他们的主导意识(sense of agency)和重建他们的英语语言使用者身份(language identity)。研究结果还显示,当中国英语学习者处于由英语学习到英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时,英美式英语(native English)展现出作为一种”资本形式”的强大力量,以及权威声音(authoritative voices)对这些参与者英语使用感知和语言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巨大影响。通过提供多角度描述和批判性思考,本研究展示了中国外语教育体系如何将英美式英语(native English)制度化,从而塑造着当代中国英语专业的学生。

    2023年04期 v.46 495-517+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189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新冠(COIVD-19)疫情期间基于综合表现评估(IPA)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SL)在线课程: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级汉语学习者的动机演变案例研究(英文)

    张欣;潘小斐;

    基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CDST)视角,本研究为期一年,跟踪考察了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一所中美合办大学的两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SL)中级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演变。采用Higgins的动机框架,本案例研究侧重于两名学习者在价值、控制和真实效果方面的动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如何呈现出不同的动机演变轨迹,同时在口语水平的提高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特别关注的两个环境因素是基于综合表现评估(IPA)的语言课程和疫情引发的远程在线学习。本文关注学习者如何适应这些环境因素,以及他们的动机和学习行为如何在时间-空间的多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上演变。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学习动机演变受到与价值、控制和真实效果的多重影响,且在学习环境中的偶发事件和所提供的条件下产生。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在指引学习者的相关动机维度从而塑造整个系统的整体身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实证研究探索了CDST方法和综合全局性的动机框架在CSL中级学习者的动机演变研究中的适用性,尝试了在此框架下探讨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如何应对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学和课程创新,为CSL研究和学习动机研究做出了贡献。此外,本文从动机的角度反思了IPA这一课程创新在中级CSL课程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为语言教育者理解和促进疫情期间复杂的学习者动机提供了见解。

    2023年04期 v.46 518-54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84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下的学习者认知过程研究——以六名汉语学习者为例(英文)

    刘坦君;陈美林;

    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 DDL)作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课堂中直接使用语料库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法,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的能力(Boulton&Cobb, 2017)。然而,我们对学习者如何使用DDL相关的材料或工具,以及DDL如何在英语以外的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发挥作用的了解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六名汉语学习者使用基于索引行的书面材料学习汉语动词构式的认知过程。索引行材料为兰卡斯特普通话语料库中提取的完整句子(McEnery&Xiao, 2004)。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查看索引行时采用了各种策略,尤其是总结和分类等认知策略。同时,个体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更高频使用更多样化的策略的学习者能够成功地推断出规律,从而获得学习收益。本研究为教师使用DDL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提供了可行建议。

    2023年04期 v.46 544-561+64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0 ]

二语习得

  • 自主调控翻转课堂中培养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搭配知识:一项混合方法研究(英文)

    伊斯哈克·阿克巴里安;法蒂梅·艾拉希;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探讨翻转教学方法及自主调控翻转教学方法对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搭配知识产生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共计30名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被随机分配至两个等规模的实验组:翻转课堂组与自主调控翻转组。为期六周的实验过程中,两组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相应学习内容,课堂时间则主要用于开展互动活动。然而,自主调控翻转组运用自我调节策略(包括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估),以便于他们能够妥善规划课外时间,有效地在课前掌握内容,并在课堂活动中与同学及教师展开协同互动。该项研究通过Whats App向多个小组分发了三段关于搭配的教学视频。研究所使用的测试包括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名词搭配,由研究员制定,用于前测和后测。此外,通过“学习日志”记录了参与者观看搭配视频所耗用的时间。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将自主调控融入翻转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搭配知识水平;同时,他们的规划技巧及学习时间管理亦有所优化。此项研究对英语作为外语教学领域的教师和教材开发者具有显著启示意义。

    2023年04期 v.46 562-586+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汉语报纸中英语屈折语素的借用研究(英文)

    倪传斌;金晓兵;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类型学和正字法上的差异,汉语在书面语中是否能系统性借用英语屈折语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2005年至2021年间的汉语报纸为语料,分析了8个英语屈折语素[–’s(所有格)、–(e)s(复数)、–ed(过去式;过去分词)、–ing(现在分词)、–en(过去分词)、–s(第三人称单数)、–er(比较级)和–est(最高级)]在汉语报纸中的借用。本文的结果表明,在汉语报纸中,存在英语屈折语素的系统性借用现象。此外,本文通过对英语曲折语素借用成分的语言特征和频率分布分析,还发现:英语屈折语素在汉语报纸中的借用,可以很好地融入汉语。

    2023年04期 v.46 587-604+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课堂环境感知、外语学习无聊与外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郑荣荣;冯恩昊;

    本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探索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课堂环境感知、外语学习无聊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共270名我国高中生参与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其中9名学生参与了半结构化访谈。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课堂环境感知与无聊负相关,与成绩正相关;课堂环境感知的所有维度中只有任务取向与英语成绩显著相关;课堂环境感知的维度中除学生凝聚力之外的所有维度都与无聊负相关;2)教师支持、任务取向和课堂秩序负面影响无聊,无聊负面影响英语成绩,而课堂环境感知的所有维度都不直接影响英语成绩;3)无聊完全中介了课堂环境感知中的教师支持和任务取向对成绩的影响。学生在访谈中的回答验证了量化研究结果。根据研究发现,英语教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支持,并恰当地设置任务取向以降低学生的外语学习无聊水平,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2023年04期 v.46 605-624+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466 ]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0 ]

教师发展

  • 课室融入创新互动教学:教学信念改变与发展(英文)

    王兆璋;蔡丽娟;

    科技的快速发展及日益频繁的全球合作,促成信息获取渠道及沟通模式的巨大改变。因此,调整改进教育的呼吁不断。本研究探讨十二位英语教师(EFL)学习沟通互动教学时的信念改变与发展。这些在职教师在MA硕士学程中修习教学实习课程,并且透过这门课所聚焦的四种创新互动教学,实践基本教学要素,例如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ness)及互动(interaction)。本研究分析的数据包含教师信念报告、互动教学心得、访谈数据,以及教学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依程度而有所不同,研究结果也显露出可能影响信念发展的成因,以及教师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持续成长的专业能力。

    2023年04期 v.46 625-644+646-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Call for Papers

    <正>The 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CJAL) i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China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ssociation (CELEA),the Chinese affiliate of AIL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Linguistics).It was initiated in 1978 as the only English language journal in China in the area of applied linguistics.Prof.Wen Qiufang from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former President of CELEA,serves as the current editor-in-chief.

    2023年04期 v.46 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