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通过国际合作推进英语语言环境中的CLIL教学法

  • 通过国际合作推进EMI环境中的CLIL教学法:引言(英文)

    彼得·I·德科斯塔;道格拉斯·哈特曼;柯蒂斯·格林-埃内克斯;D·菲利普·蒙哥马利;

    CLIL是“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缩写,是一种在多语言教育环境中充分关注课程和教学内容及语言成果的教学法。在大学层面,教师和学生的任务是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在国际就业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因此,CLIL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负责任地制定自上而下的英语媒介教学(EMI)政策的方法。然而,希望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内容课程中实施这种方法的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是特刊导言,报告了与一个名为SCILLA项目(STEM课程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的缩写)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关的几个方面。该项目由密歇根州立大学与哈萨克斯坦11所乡村大学组成的联合体合作开发和实施,旨在为希望根据哈萨克斯坦教育部的要求调整教学实践的STEM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然后,我们概述了构成特刊的六篇文章,并呼吁开展深思熟虑的对话式国际合作,以此支持教师应对语言政策的要求。

    2025年01期 v.48 3-1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中的EMI和CLIL:现行政策与未来可能(英文)

    布里奇特·古德曼;阿利娅·阿西尔别科娃;阿尔米拉·扬贝尔热诺娃;

    自2010年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以来,哈萨克斯坦政府越来越多地鼓励大学发展全英语或部分英语(即三语)媒介教学(EMI)项目。在此背景下,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同时被倡导为一种在高等教育中教授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方法,并与EMI分开对待(Macaro, 2018)。在哈萨克斯坦的EMI环境中,CLIL是否在政策或实践中得到提倡仍是一个经验性问题。本文旨在对国家政策文件和部分机构课程文件进行系统概述。分析不仅会考虑具体的政策和教学法,还会考虑CLIL教学法发展的意识形态和实施空间(Hornberger, 2020)。本文最后就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实施CLIL教学法的可能性和益处提出了建议。

    2025年01期 v.48 12-2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在哈萨克斯坦塑造CLIL教师身份:两位大学教师的发展路径(英文)

    D.菲利普·蒙哥马利;彼得·I·德科斯塔;尤利娅·诺维茨卡娅;

    随着哈萨克斯坦各大学继续应对发展英语媒介教学(EMI)项目所带来的挑战,大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师需要发展用英语教学的能力,而他们的英语教师同事则需要发展特定内容的教学知识。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教学法被定义为语言与内容课程目标的整合,它的出现促进了这两类教师的发展。然而,随着教师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的积累,他们对CLIL教师的含义的认知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探究了教师对CLIL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学科、语言和教学背景是如何使他们形成“CLIL教师”身份的。这项定性研究阐述了两位大学教师(一位是石油和天然气专业教师,另一位是英语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历程中的要点。通过一对一的深入访谈,我们介绍了两位教师参加一系列以CLIL为基础的研讨会的经历。我们利用多学科分析框架,描绘了两位教师参与者在CLIL中协商其身份的方式。研究结果强调了了解教师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他们的语言学习背景、支持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与同事的关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努力适应在大学EMI环境中教授英语和STEM学科。

    2025年01期 v.48 30-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语言、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的策划者和调解者:教师在全在线CLIL环境中的角色拓展(英文)

    尤利娅·诺维茨卡娅;丽贝卡·R·戈登;道格拉斯·K·哈特曼;柯蒂斯·格林-埃内克斯;

    近年来,教师在英语媒介教学(EMI)环境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融入了更多的在线教学实践,教师对数字工具的整合面临着技术和课程方面的挑战。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考察了数字工具在面对面和混合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整合情况(例如,Finardi, 2015; O'Dowd, 2018),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教师在实施完全在线教学以支持其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CLIL)教学时所经历的熟悉过程。作为一个更大项目的一部分,本案例研究旨在通过考察30名哈萨克斯坦大学教师的实践和观点来填补这一空白,这些教师采用了CLIL方法,同时需要适应完全在线的教学情境。本研究以技术教学内容知识(Mishra & Koehler, 2006)的概念和Ball et al.(2016)的CLIL七项原则为框架,对工作坊作品、调查回复、半结构式访谈记录和在线课堂视频进行了专题分析,发现教师是内容、语言、教学法和数字工具的中介者和策划者。研究结果为教师专业发展(PD)的实施提供了教学启示,使教师做好准备,在其CLIL教学法中对技术进行有意义的策划和调解,以便在EMI环境中教授专业内容。

    2025年01期 v.48 50-6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采用CLIL教学法的职业脆弱性——以哈萨克斯坦一所接受新自由主义改制的大学为例(英文)

    柯蒂斯·格林-埃内克斯;彼得·I·德科斯塔;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机构采用自上而下的英语媒介教学(EMI)的语言政策,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实践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高教机构希望借机进入国际知识市场(De Costa et al., 2022;Isidro & Lasagabaster,2019)。然而,虽然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期望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关EMI政策对需要实施CLIL的教学内容教师的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等三语环境中的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Karabassova, 2022b)。这种变化可能会使教师感到职业脆弱——当职业期望和职业环境的变化扰乱了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教学实践时,教师往往会产生这种情绪(Kelchtermans, 2009)。我们的案例研究关注的是一位哈萨克斯坦在职教师在首次尝试CLIL教学法时所经历的职业脆弱性。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课堂观察记录、现场笔记和开发材料,我们的研究结果突出了宏观(如社会)和中观(如机构)语言政策对教师的生活经验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显著影响。最后,我们提供了管理人员在教育机构采用CLIL等语言政策时帮助教师克服职业脆弱性的方法。

    2025年01期 v.48 70-8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通过森林花园视角反思CLIL专业发展,重塑教育中的“栽培”隐喻(英文)

    丽贝卡·R·戈登;

    将教师和学生分别比作园丁和植物的栽培隐喻在教育领域由来已久。虽然这种隐喻可以用来表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教师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栽培隐喻也有其阴暗的一面。例如,Zipory (2020)认为,农业谷物经济的特点——如重复性、强迫性和缺乏多样性——可以强加给教育。根据Zipory的呼吁,森林是更合适教育的隐喻轨迹,我建议将森林花园作为传统花园和自然森林之间的过渡地带。为了突出森林花园隐喻在教育中的潜在作用,我探讨了它在教师职业发展(PD)中的应用,特别是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职业发展。通过对SCILLA项目(一个针对哈萨克斯坦大学教师的CLIL职业发展项目)的设计和成果以及更广泛的CLIL职业发展进行反思,我展示了森林花园隐喻如何将教育领域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动态概念化,以应对全球修辞、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人际互动。通过效仿可持续森林花园的规划和意向性、本地化、互联互通、多样性、创造性和从朽败中成长的原则,利益相关者可以(重新)塑造多语言、多文化教育体系的政策和实践。此外,教育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森林花园的隐喻视角,更好地理解动态教育景观中的复杂性。

    2025年01期 v.48 90-10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评论(英文)

    达里奥·路易斯·巴内加斯;

    <正>In December 2023, I was part of a doctoral viva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one colleague reminded us of the novelty effect notion in education. In a nutshell, this term refers to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quickly embracing a process, idea or product, because it is perceived and experienced as innovative and beneficial, but as time passes by, the novelty becomes normalized and interest begins to decrease. For example, this effect has been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e.g., Jeno et al., 2019; Tsay et al.,

    2025年01期 v.4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专门用途英语

  • 母语非英语的中国医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职场英语需求(英文)

    梁海英;迈克尔·雷斯;塔利娅·伊萨奇;

    本混合方法研究通过需求分析,调查了中国医科学生作为非母语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工作场所英语语言需求、需要各种语言技能的情况,以及利益相关者根据医学培训期间与语言相关的教学提供所感知的工作场所准备情况。研究选择了中国一所知名大学作为案例。研究共收集了294份在线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医科本科生、医科研究生和刚毕业的医生,并对医科本科生、医科研究生、刚毕业的医生、医学教师、医学英语(EMP)教师、课程负责人和讲英语的病人进行了33次半结构式个别访谈。结果显示,除了医生面临在国际上发表科学文章的压力外,参与者还更加重视医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尤其是在用英语进行临床会诊、与医学翻译合作或担任临时翻译时。与会者还表示,该大学缺乏相关的EMP课程或培训。鉴于中国医生面临的这些交际事件,EMP课程需要包括这些特定领域的培训。

    2025年01期 v.48 114-13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跨文化交际

  • 虚拟民族志跨文化教学中对关系共情能力的培养研究(英文)

    周英莉;卡罗琳·卡洛维-托马斯;李高慰;张雪遥;

    近年来,共情的概念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充分发展。许多研究共情的方法聚焦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即人们对他人感同身受的内在心理过程,而较少关注共情的人际功能,因为后者可能会受到交流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以微信为主要社交媒体的中美大学生虚拟民族志跨文化项目。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探索中美大学生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身份;寻求基于共性的共情;寻求关系共情,即通过互动和持续的跨文化对话实现和谐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以话语为中心的网络民族志方法,包括系统地观察和接触微信用户,收集数据并分析中美大学生如何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寻求相似性,以及通过参与到一个实质性的、动态的自然互动环境中来创造第三文化,从而培养关系共情能力。研究表明,最具挑战性的过程是从第一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在最后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教授并让学生实践一些建立关系共情的语言和交际策略。总之,虚拟民族志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长期的跨文化对话,使其深入了解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养共同意识或动态关系共情的过程。

    2025年01期 v.48 136-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