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ck Allanson;周崇明;
在当今的中国,使用"中国式英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一个外籍专家的角度对此现象的产生根源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其中有母语的干扰,搭配的不当,文化的交叉,翻译的错误,过时的表达,习惯的模仿,甚至有词典的失误,教材的误导,还有美国式和英国式英语的差别等。作者还用大量的实践例子来加以充分说明。本文的目的在于使中国的英语教师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在其教学过程中努力克服,从而使他们的学生能够学会标准的"地道英语"。
2004年06期 3-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8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刘洛林;
认知法教学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是一种把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的思想体系。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本文从认知法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折衷精神这一角度,尝试分析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在认知法中的体现,从而强调认知法的贡献,提倡用折衷的观点看待英语教学。
2004年06期 18+38-4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巩湘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阅读研究的重点逐渐从阅读的结果转向阅读过程本身。对篇章加工过程中的推理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在说明文阅读理解过程中,题目熟悉度和语言水平对中国外语读者的在线推理的影响,以及在线推理过程与在线的思维表征之间的关系。实验运用有声思维和自由书面回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观察了28名具有中级和高级英语水平的受试者的在线推理过程。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4年06期 19-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0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顾凯;王同顺;
写作焦虑是影响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写作焦虑程度高的学生比写作焦虑程度低的学生在写作中遇到更多的困难,其写作质量也因而受到影响。因此,人们尝试各种方法来减少写作焦虑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通过一项持续10周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比实验来验证作为过程写作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同学互评法对写作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学互评法能显著降低学生的写作焦虑,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因此应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予以关注。
2004年06期 24-2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1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 陈玫;
本研究通过两组教师——23位中国教师与23位英语国家教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进行质量评估的问卷调查,验证他们对同一份写作测试卷是否给出相同的分数并使用同样的评估标准。问卷中要求两组教师以10分制形式对十篇说明文进行评价,然后给出三个评价理由并按主次把它们列出。他们的评价须围绕五个项目进行:总评、篇章内容、篇章结构、语言精确性与流畅性以及篇幅长短等。研究结果提出了整体评估效度以及两组教师在二语写作教学目标上的主要差异等相关问题。
2004年06期 29-3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史秋兰;于月辉;
现在流行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有的汉译英练习全都是单句翻译。这一形式存在着两种误导性:一、学生误认为汉语的一个句子就是英语的一个句子;二、学生误认为汉英语言结构是对等的。这种模式有悖于汉英对比、翻译学、语用学知识,缺乏科学性。不恰当的练习设计弊大于利,有待改革。
2004年06期 41-4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6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卢春媚;
课堂是中国学生学习和练习英语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对那些初学者尤其如此。课堂会话因为有自己的特点而有别于社交会话。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主导者。一项调查显示,课堂会话中约70%的话语包含以下三个话轮:教师提问题并指定话轮继续者——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回答作出反馈。教师提问语毫无疑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会从信息量的多少和话语类型等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甚至是教师和学生的下一轮会话。本文着重讨论教师提问语的类型及其对学生话语交际能力的影响,兼从交际角度对一堂初二优质课教师提问语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04年06期 44-4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0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魏根;
本文就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因忽略语篇语类(Genre)而导致忽略语篇交际目的及语篇主题,从而出现阅读理解方面的错误,提出以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指导语篇理解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含三步骤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是通过速读提取语篇中作为概念、人际及语篇意义的信息以配合情景语境中的语场、语旨及语式,并据此建立该语篇的语境配置及语类模式。二是根据语境配置及语类模式区分语篇中的必要及非必要成分,区分过程可在语篇主题与衔接手段相结合的前提下完成。三是依据必要及非必要成分及语篇中信息的排列次序,确定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并得出语篇的详细提纲。本文最后结合语篇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此教学模式。
2004年06期 50-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徐晓光;
本文从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为切入点,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交际教学法,设计了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四个步骤,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具体实施,并报告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以及取得的较好的教学效果,肯定了交际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实施这种方法的必要性。
2004年06期 53-5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马瑜;
本文详细探讨了背诵课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背诵课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短语和习语知识,增强学生的结构意识,有助于克服交际教学法的某些缺陷,弥补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口语和写作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此外,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课文为例,提出了一些旨在充分发挥背诵课文的作用的有效办法,建议教师根据语言的特征,文章的体裁,篇章的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熟练地背诵全文或课文的部分段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2004年06期 57-61+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5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李萌涛;吴敏;邵敏勇;
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外语教学是一项教学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然而完全让学生在网上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外语,这听起来可行,但实际效果不尽理想。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或者他们已习惯于听老师讲课;其次,许多网上课程内容设计不够合理,内容繁多,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设计的远程大学英语课程就是要试图创造一个融洽的、类似面对面的语言学习环境,模拟真实课堂教学过程,增加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在探索式学习过程中完成其知识建构,从而达到一种教与学的平衡。
2004年06期 62-66+7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周俊英;邢芳;
本文描述了多媒体辅助手段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可喜变化,引用相关调查的真实数据,分析说明这种手段必然产生较好的效果。作者同时指出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多媒体手段并没有充分得以利用,很多时候只是"电子大黑板",盲目强调现代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师生联系,使学生变成孤独的学习者等等。基于作者长期在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结合第二语言习得,建构主义理论,本文更大的目的在于分析问题的成因,分享对解决办法的试验和思考,以期最终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目的。
2004年06期 67-7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朱晓燕;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上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然后对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对比,即各种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和"阶段",最后指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这有助于师培者更好地制定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的培养内容。
2004年06期 71-73+8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0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熊丽君;
弹性学制是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机会,即学生能在大类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所学专业或专业方向,自主调整学习进程并决定在校的学习年限,有机会选读辅修专业、双学位,成为复合型人才。但是在操作中,这些美好的愿望大多难以实现。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选择教师弊大于利。主要原因是教学班级大,教师严重短缺,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且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策略,教学管理和教学设施不完善,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有失控现象,由于学生每个学期更换教师和班级,师生关系淡化,教学缺乏系统性。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本文关注实际,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总之,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实施教学模式。
2004年06期 74-7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崔艳嫣;
测试是课堂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从事课堂教学的英语教师缺乏语言测试的专业知识和专门训练,他们在设计用于课堂评估的试卷时感到力不从心。本文遵循交际型语言测试的原则,运用 Bachman 和 Palmer 的试题开发模型,设计了一份大学英语听力样卷。重点演示了该模型前两个阶段,即设计阶段和操作阶段的试卷设计步骤。目的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掌握试卷设计的程序,使他们能够自行开发适用于课堂教学评估的交际型试卷。文章最后呼吁应努力探索有效的测试手段来确保课堂教学评估的效度和信度。
2004年06期 78-8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5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王海华;王同顺;
在日常交流中听力理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语言测试中,听力技能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如何选择听力材料,在语言测试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听力及听力理解的性质、听力技能、真实材料的选取、听力测试的形式和预期的反拨作用等方面来论述在听力测试中选择真实材料的重要性。
2004年06期 82-8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5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魏玉燕;俞理明;
自我评估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本文意在通过实验研究学习者的自评能力,对比自评与 CET SET 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的口语自评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普遍强调流利性和语音语调,而忽视表达的准确性。调查还发现,与自评相比,CET SET 对学习者的学习起更重要的监控作用。文章提出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在口语方面自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中国的外语教学和测试提出新的思考。
2004年06期 86-9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高晓芳;袁瑀;
本文简要回顾了 Wenden 和 Rubin,Oxford,O'Malley &Chamot 以及 Cohen 的四种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提出了第五种分类。这种分类认为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五类。根据五类口语策略分类法,设计了策略意识和策略使用频率的调查问卷,在即将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的60多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口语策略培训对加强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效率是必要的。
2004年06期 91+110-1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7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董洪学;
对教材进行充分评估不仅有利于选准教材,使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发现其优缺点,扬长补短,更有效地使用教材。本文探讨了教材评估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参照国外教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设计了一套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商务英语教材评估标准,对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版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
2004年06期 92-9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46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姜宗彦;
本文从母语影响目标语学习这一心理学语言学角度来研究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所有格时所产生的"错误"用法,探讨他们学习英语所有格时的习得次序、发展序列,分析在学习该语法项目时他们在潜意识状态下积极运用的语言加工策略,以期找到产生这些中介语的心理语言学诱因。同时,本文指出学生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
2004年06期 95+101-104+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0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罗晓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文根据二语习得中关于学习者因素的研究成果,就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情感因素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启迪,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提高能力,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融入学习策略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指出要减轻情感因素的干扰,加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减少焦虑感,树立自信心,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4年06期 96-10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杨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明确提出自主学习者一定是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因此如何提高学习者自主性成为外语教学的焦点问题。这次行动研究确定了受试者自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收集来的数据说明,只要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自主的技能,学生的自主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2004年06期 105-109+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卢连伟;
中介语,作为从语言的初始了解到地道掌握的相对系统的过渡,经常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习得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生成的语言特征的不稳定组合。中介语的僵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通过对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的探索,对于学习者语言的实质和功能,我们应该持有与传统上完全不同的观点,并且把研究的价值用于指导二语习得。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我们会提出一些我们不应忽视的关键问题,涉及到教师技能训练,教材及学习者错误的处理等。
2004年06期 115-120+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9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夏桐枝;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的必修课。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及学生反馈信息,提出首先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然后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1)使学生学会科学系统地做笔记;2)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3)写作和模仿性写作,激发兴趣和动力;4)角色演习,挖掘潜力;5)利用录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最后,作者对测试和评估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还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2004年06期 121-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吴思军;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戏剧文体学研究获得新的理论依据,语用原则被广泛运用于戏剧文体分析中。本文运用合作原则对英语戏剧文本进行了文体分析,尝试了一种以语用原则为基础而构建的文体学研究方法,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学教学思路。
2004年06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0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