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 元认知策略培养的监控(英文)

    王笃勤;邹立森;

    教育以培养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表明,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元认知策略培养这一渠道实施,而有效的策略培养依赖于监控的实施。要培养自主能力,有必要对被试施加外部监控,随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逐步减少外部监控,直至学生达到自我监控的水平。在元认知策略培养中,本研究提出了以互惠小组学习和周期性评估为主要监控手段的策略培养监控思想。一学年的实证研究证明,互惠小组学习不仅有助于社会关系、合作意识以及自主能力的培养,同时是一种有效的监控手段;以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周期性评估,如果实施时间合适,同样可以为学生的自我检查、评估以及自我调整提供有益信息。本研究同样表明,自我提问单和学习成长档案袋在元认知策略培养中同样起着十分有效的监控作用。

    2005年03期 3-1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455 ]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14 ]
  • 加强自主学习,提高交际能力(英文)

    徐小贞;

    教育学中关于自主性学习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法的调查研究,以确保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并获得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本文论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希望英语》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结构和设计与活动的安排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调查表明,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相比,学生在自主环境中有更大的兴趣和动机,因而能更有效地学习和获取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005年03期 14-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07 ] |[阅读次数:53 ] |[引用频次:4 ]
  • 教师话语模式在小组讨论中的应用(英文)

    邓晓明;

    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口语课堂活动。然而,它在教学组织,教学目的的实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传统的课堂话语模式出发,给出了改进小组讨论的新方法,即在小组讨论中引入教师话语模式,让学生运用这一话语模式所要求的各种会话技能来实现对意义和话题的协调,从而使讨论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的目的。

    2005年03期 2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02 ]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 衔接知识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英文)

    张桂菊;

    该研究目的是探究大学生衔接知识与写作质量的关系;并根据其衔接知识掌握的情况,研究写作中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依据其写作质量的高低,分析作文中衔接方面出现的错误。并提出自己对写作教学的建议。该研究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收集数据,它包括学生的英语作文、衔接知识测试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衔接知识的使用与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有明显关系:掌握衔接知识多的学生能写出较好的作文,衔接知识欠缺的学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学生作文质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在使用代词时的主要错误是含糊不清,令人费解;连词使用过于频繁或误用;词汇衔接的选择能力偏低。这表明学生使用连词和词汇衔接的能力决定作文质量的高低,所以写作教师要关注如何教授词汇及连词衔接知识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05年03期 24-3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66 ]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14 ]
  • 翻译作坊:一种有效的翻译教学法(英文)

    肖红;

    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怎样培养这项技能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只注重翻译的终端结果,暴露出各种弊端。针对这种状况,作者提出"作坊式翻译教学法",旨在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在作坊式翻译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协调人、组织者、创造者、推动者、监督者和向导的作用。作为协调人和组织者,教师要推动学生建立合作关系,增强翻译兴趣;作为向导和推动者,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原文,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创造者和监督者,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和轻松愉快的气氛,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心,他们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归纳翻译原则,以期提高翻译能力。

    2005年03期 31-3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51 ]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8 ]
  • 水平不齐的大班中教师的中介作用(英文)

    赵桂英;

    近年来我国人民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各学校招生不断扩大。学生升学率逐渐上升。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我国很多地区不断出现班级过大的现象。班级大,人数多,不可避免地导致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作者试图通过介绍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教师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起作用,以及中介理论在促进、帮助学习者顺利进入并通过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运用中介理论处理水平不齐的大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一些办法。希望笔者的看法能对多数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2005年03期 37-40+3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4 ]
  • 《高级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法(英文)

    杨明光;

    《高级英语》是目前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使用的英语精读主要教材之一。由于它是"高级英语",必然给我们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觉得很难用交际法教这本书,所以他们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一言堂,即使课堂上有一些问与答,经常也是乏味被动的,没有动力;以致学生觉得这本书不切合实际,学而无用。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高级英语》教师,作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有明确重点,以便交际法的进行。本文就引起教学交谈和通过语言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重点,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进行举例说明。

    2005年03期 41-47+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16 ]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 交际教学法在农村地区课堂英语教学实施情况的反思(英文)

    郝惠珍;王志平;

    本文报道了交际教学法在河北省农村学校实施情况的调查结果。此调查令人吃惊地发现河北省农村大多数英语教师没能在课堂上实施交际教学法。因此本文在呈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农村中学未能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讨论了调查结果对农村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并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有效措施。

    2005年03期 48-5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23 ]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文)

    苏柳梅;苏柳燕;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的作用有被忽视的倾向,全英授课受到推崇。全外语授课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如果外语老师在外语课上说汉语,那么老师会被认为英语水平不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失偏颇,适当的母语授课只有利没有弊。本文从二语习得、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语言学、学习理论等多个视角阐述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有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的语与母语的差异、时时监察语言输出、更准确地掌握目的语的词汇语法,更有效地进行外语学习。

    2005年03期 55-58+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50 ]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4 ]
  • 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听力策略调查研究(英文)

    黄建玲;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对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运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受试最偏爱意义策略,运用较少的策略依次是元认知策略、形式策略、社交与情感策略,翻译策略运用最少;2)听力策略对听力成绩有影响,但相关系数较小;多数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有统计意义,而只有生词与翻译策略对听力成绩有预测力,却是负面预测力;3)不同成绩的学生,运用策略也不同:高分组运用策略较多,频率较高,技巧性较强,低分组则使用生词与翻译策略较多。这部分地揭示了他们成绩不同的原因。这些发现对改进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听力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005年03期 59-6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81 ] |[阅读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 外语考试中的词典使用问题探讨(英文)

    黄大勇;

    词典在外语考试中的使用不但是词典使用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语言测试领域的一个新问题。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几个研究个案,介绍了笔者基于这些个案做的一个本土研究,并讨论了在外语考试中使用词典可能产生的几个积极作用。

    2005年03期 66-69+5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21 ] |[阅读次数:23 ] |[引用频次:2 ]
  • 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模糊综合评判(英文)

    于建平;

    鉴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授课与学生成绩评判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对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很有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项目的评判成绩,采用了一种模糊综合评分法来计算学生的最终英语综合水平分数。该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集合理论,在计算中考虑不同项目因素并对其施以适当的权重,通过模糊矩阵计算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分数。该方法考虑因素全面、科学、实用、可靠,能避免偶然的奇怪分数影响,从而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评判出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2005年03期 70-7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65 ] |[阅读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 语言学习方式中潜在的文化规范(英文)

    陈敏;

    文化背景潜在地规范了对学习者所期望的学习结构形式。深入学习者的文化体系,有助于外语教师灵活调整和拓展课堂交际模式,创造出适合学生文化心理特点、认知风格、交际风格并提高目的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本文基于此出发点,主要回顾了学习动机、认知类型和课堂交际动态结构影响学习者习得目的语成效的研究,并探讨了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状况、教育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这三方面所体现的共同模式,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这些打上文化烙印的学习结构形式对外语教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启示。

    2005年03期 76-81+4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65 ]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2 ]
  • 语言学习策略与成绩——一项跨文化研究(英文)

    张效国;刘永兵;

    本研究探索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学习策略与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澳大利亚大学生之间的差别更多地在于语言水平而不是文化因素,但不能只根据此数据进行一般推论,因为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调查。本研究也比较了在两个不同的教育系统中学习者的策略使用与成绩的关系。显然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和学习成绩评价的不同影响学习者的策略使用及其与成绩的关系。如,澳大利亚学生更多地使用交际策略可能是受西方国家流行的合作学习和教学法的影响,而中国学生使用交际策略较少可能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法影响的结果。

    2005年03期 82-89+75+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31 ]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4 ]
  • 有效提高外语教师之间的听课效率(英文)

    韦薇;

    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教师评定和教学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很多高校规定教师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听课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外语教师之间的听课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本文首先分析外语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的目的及介绍听课的方法与技巧,最后探讨提高外语课堂听课效率的有效途径。

    2005年03期 90-9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与实践(英文)

    李雄;胡春琴;

    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教改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现状分析,结合本校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意义以及课堂实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充分肯定了分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必要性。

    2005年03期 96-9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07 ]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2 ]
  • 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英文)

    董天;辛春雷;

    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是广大英语教师普遍关心并致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首先引入了学习者自主性及其分类,论述了提倡学习自主性的意义;随后谈到了教师的作用,并分析了自主学习者的特征;最后,介绍了学习策略以及如何帮助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自主性。

    2005年03期 100-104+10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20 ] |[阅读次数:56 ] |[引用频次:3 ]
  •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步调查(英文)

    秦建华;

    本文以YoungYumKim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和高一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跨越"与"超越"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北方五所高校的570余名学生分组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跨文化意识、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①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普遍薄弱;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跨越"层面的交际水平;③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失误在于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

    2005年03期 105-10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664 ] |[阅读次数:62 ] |[引用频次:12 ]
  • 英语专业课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英文)

    冯宗祥;

    我国的英语教学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积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研究实践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也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英语专业课程"外语研究中的数理统计"探索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2005年03期 110-11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08 ]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听力教学的相关策略(英文)

    李承兴;

    听力理解作为一个复杂的包含多因素的解码过程的理论已被广泛接受,随着人们对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及"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的思考,以及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外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需求的提高,听力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外语教师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以解码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平时的听力教学实践,试析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各种有关因素,其中听者大脑中所存储英语声音码量的不足和错误码,及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是影响他们听力理解的关键因素。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听力教学对策。

    2005年03期 113-11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24 ] |[阅读次数:57 ] |[引用频次:9 ]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文化项目的选择(英文)

    卢丽虹;

    本文探讨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文化项目的选择。作者根据近几年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教学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出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常犯的文化错误表及其频率,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里的交际功能表对比,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文化项目的选择方法。文化错误项目出现频率反映了各个文化项目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出错频率。在选择文化项目时,文化错误项目出现频率可看作英语文化教学中"应该出现频率"。一是作为衡量选择该项目的必要性程度大小的参数。二是作为衡量该项目相对重要性程度大小的一个参数,也即作为分配项目权重时的一个参数。

    2005年03期 116-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近期活动通知

    <正>~~

    2005年03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