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 TEM4考试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英文)

    邹申;

    本文调查和研究了在TEM4考试环境下考生运用策略的情况。本文将策略分为两部分:阅读策略和应试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手段了解考生在不同的阅读部分中是否运用不同的策略以及其程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测试形式和要求不同的阅读部分会促使考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调查结果有助于考试设计人员了解在考试环境下考生处理阅读材料的模式。

    2005年05期 3-1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75 ]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 归因理论与二语学习:发现与启示(英文)

    Ronald Gray;

    2005年05期 13-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1 ] |[阅读次数:22 ] |[引用频次:2 ]
  • 第二语言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英文)

    汪澜;

    本文为一篇研究成果。文章对采集到的75篇英文论文进行了的分类、整理、研究和数据分析,旨在调查研究词汇丰富性与文字交流有效性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二语写作教学中词汇丰富性的重要作用。被试人为美国在读的中国留学生,即母语为中文,二语为英语的中国硕士、博士研究生。词汇的丰富性使用权威的词汇软件进行评估;语言的有效性则由美国两位或三位资深ESL/EFL教师进行考核。此外,本研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中。

    2005年05期 18-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17 ]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18 ]
  •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多层分析(英文)

    黄晓玉;

    本文以词汇识别、错误分析和话语分析领域中的连结理论和科研为基础,对中国中级英语学习者的写作从词汇、句法和语篇连结的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数据和语言分析都揭示了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过程中犯错误的一些基本规律。结果表明,他们在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语法,其次是词的用法,再就是语篇的连结。由于不同的语言层次表现出不同的错误特征,因此应该对错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2005年05期 24-3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92 ] |[阅读次数:93 ] |[引用频次:20 ]
  • 生词词义提示对中国大二学生英语篇章理解的影响(英文)

    余苏凌;

    这篇论文研究了生词词义提示对中国大二学生英语篇章理解的影响。研究对象是北京一所重点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的30名学生。研究者把他们分成任意的两组,先用标准化试题对他们的英语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学生没有明显差异。一周后,研究者用另外一套试题对这两组同学的英语篇章理解能力进行测试,这一次,研究者给其中的一组学生提供了被测篇章中生词的中文意思,但给另一组学生没有生词词义提示。结果表明,有生词词义提示的一组学生,篇章理解力的平均成绩和另一组相比有明显差异(高于另一组)。这说明,对我国大学生而言,在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英文篇章时,生词仍然是影响他们理解的一个因素。

    2005年05期 33-3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9 ]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 中美言辩观之差异对中美语言学习课堂参与的影响(英文)

    顾晓乐;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寡言少语与美国学生的能言善辩形成鲜明对比。本文旨在探究两国文化差异对形成这种对比所产生的作用。文章首先比较了中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方式,然后对一项有关言语观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中美两国人对言语所持的不同态度。文章重点对比阐述了导致中美言语观差异的五种价值取向对比:高语境文化vs.低语境文化;主张和谐vs.主张对抗;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顺从vs.激进;给他人面子vs.留自己面子。

    2005年05期 40-45+3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39 ] |[阅读次数:284 ] |[引用频次:62 ]
  • 小组讨论与英语写作(英文)

    孙鑫;俞理明;

    以往有限的一些关于小组讨论如何影响写作的研究已经提出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外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但大多仅局限于写作过程及理论上的探讨。笔者通过比较运用小组讨论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班的作文成绩,分析实验班学生在无小组讨论和进行讨论后这两种情况下所写的作文的不同,提供了一个针对学生写作成品的统计数字结果,该结果与对实验班学生的调查相一致。研究表明:从内容、读者意识及思维方式方面看,小组讨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005年05期 46-5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57 ] |[阅读次数:61 ] |[引用频次:2 ]
  • 作文同级评改: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英文)

    王嗣海;

    作文教学由成果教学法逐步转向过程法,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作文同级评改,作为作文评改过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国内国外外语界进行过很多的理论探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深入讨论了作文同级评改课堂实施的可行性,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势所在,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教师的角色重置所带来的教学的新变化新要求。实验证明作文同级评改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学模型的优化设置及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

    2005年05期 56-6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8 ]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11 ]
  • 以过程为中心的英语外语作文教学与研究(英文)

    曾德琪;

    "过程运动"原本是英语作文教学中一次改革运动。一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和研究者认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写作过程相近,主张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作文教学的方法运用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教学中。以过程为中心的写作教学也促进了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过程的研究。以过程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仍是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普遍认可的教学法,但它并没有解决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所有问题。对它深入研究有益于我们进一步探寻更为全面的作文教学方法。

    2005年05期 66-70+77+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76 ] |[阅读次数:61 ] |[引用频次:15 ]
  • 英语写作课堂活动初探(英文)

    袁永芳;

    普里侧(Politzer,1972)指出:"语言材料必定先有口头形式,再有书面形式。"(Elsetal,1984:256)本文作者受其启发,认为说和读一样对于英语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项有关学习者需求的课程调查显示,学生既渴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又希望拥有较好的课堂气氛。8类课堂活动为113名大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观点和互通信息的平台。随后的调查既展示了学习者对每项活动的喜爱程度,又显示了学习者的态度和他们所在专业之间的联系。

    2005年05期 71-7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4 ]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2 ]
  • 语块初探:改善听力理解的途径之一(英文)

    周虹英;

    本文介绍语篇词汇模式的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以英语语篇中的词汇模式为核心,从教学应用入手,结合学习者的心理学机制、认知特点、学习策略,并结合具体的语篇材料,就其词汇模式与语篇结构、语篇信息的联系进行分析、论证词汇模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听力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05年05期 78-8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18 ]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 商务英语培训在中国(英文)

    Paul Murphy;

    2005年05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 河南师范大学剑桥诗歌项目简介(英文)

    John Drew;

    2005年05期 90-9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自律式学习(SRL)研究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英文)

    时真妹;

    本文在简要回顾近三十年教育心理学所发生的历史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使自律式学习理论成为当前流行的研究课题及课堂运用焦点的因素。并从读写策略、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以及自我评估等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该理论在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的具体运用。由于自律式学习理论涉及的范围广,势必成为致力于研究如何使学生成为语言的独立学习者、寻求有效改进英语教学方法的语言研究人员和英语教师的兴趣。

    2005年05期 92-95+8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 文本理解中两大理论的研究及述评(英文)

    李宗宏;

    本文是HosseinNassaji于2002年发表在《语言学习》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评论。文章对最近的语言处理理论做了系统的综述,重点阐述了阅读理解中图式理论和WalterKintsch的建构—整合(CI)理论。文章对Kintsch的文本理解中的一元化理论,即建构—整合理论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其主要基础是从语言阅读理解的视角对图式理论应用的比较和分析。作者把这种理论模式视为是以前用来解决语言教授和学习中阅读理解问题的图式趋向模式的替代模式。

    2005年05期 96-10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01 ] |[阅读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 专业英语写作的学科特质之探讨(英文)

    胡一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专业英语写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从鲜为人知发展到如今的一门学科。现在,虽说很少有人去怀疑专业英语写作作为一门英语科目甚至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存在的合法性,但是为了使它的学科地位得以巩固,有些问题还需要探讨。本文在对专业英语写作这门高校新课程的个体特质和学科地位(其中包括它的定义,它的学科交叉性,它的教学方法以及它的教学目的)展开讨论之后指出:专业英语写作的学科地位将会越来越巩固。

    2005年05期 103-11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9 ] |[阅读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 大学英语课堂协商教学决策的研究(英文)

    郭晓明;孙建奎;

    本文通过协商教学的实践,探究了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或障碍,以及对解决所假想的问题和障碍采取的措施。协商教学的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发,它涉及到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决策,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新教学模式的设计。

    2005年05期 111-11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4 ]
  • 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研究(英文)

    池玫;

    词与词汇教学一直是我们整个英语教学中经常要探讨的问题,因为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掌握较多的词汇呢?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精读课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利用学习策略猜词和记词的能力;指导学生辨认语言中的板块;引导学生应用对比联想方法;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学习生词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2005年05期 116-119+11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8 ]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3 ]
  • 三种学习理论与二语学习(英文)

    郑贤贵;

    对二语学习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本文首先对这三种理论进行阐述,主要分析了这三种学习理论在二语学习中的应用以及所起的作用,指出了二语学习理论的应用发展趋势: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逐渐由行为主义转移到认知主义,重点是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二语教学工作者和二语学习者在教与学中应综合运用这三大理论。

    2005年05期 120-127+11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04 ]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