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旻;张文忠;
本文考察了高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加工英语不熟悉习语时运用加工策略的情况,对两种水平的学习者在加工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不熟悉的英语习语,受试者使用了大量的策略来加工其意义。(2)不同语言水平的受试者在加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表现在他们所使用的策略总数和所使用的单项策略的频率上。(3)在加工英语习语时,高等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受试者使用得最多的策略种类是猜测策略。文章最后就英语习语的学习和教学提出了建议。
2006年04期 3-1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5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王晓旻;张文忠;
本文考察了高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加工英语不熟悉习语时运用加工策略的情况,对两种水平的学习者在加工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不熟悉的英语习语,受试者使用了大量的策略来加工其意义。(2)不同语言水平的受试者在加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表现在他们所使用的策略总数和所使用的单项策略的频率上。(3)在加工英语习语时,高等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受试者使用得最多的策略种类是猜测策略。文章最后就英语习语的学习和教学提出了建议。
2006年04期 3-1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5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 李晓陆;
诸多研究表明自信对口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对自信因素缺少一种科学的评估手段,教师只能根据考试成绩和性格特征等形成对学生自信的粗略印象,这就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和误导性。本项研究引入了自信指数这一概念作为评估指标,揭示了自信因素的巨大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对实证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探讨了自信因素与口语水平的相关性。
2006年04期 11-14+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8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李晓陆;
诸多研究表明自信对口语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对自信因素缺少一种科学的评估手段,教师只能根据考试成绩和性格特征等形成对学生自信的粗略印象,这就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和误导性。本项研究引入了自信指数这一概念作为评估指标,揭示了自信因素的巨大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对实证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探讨了自信因素与口语水平的相关性。
2006年04期 11-14+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8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肖婧;左年念;
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运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学生口语中普遍存在中国式英语现象。本文通过中国式英语的试卷和问卷,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口语中中国式英语的一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在语用、语音、词汇和句法这四个层面,学生在词汇层面的中国式英语出现最多,其次是语用层面;2)中国式英语相对较少的学生与较多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有些差异。本文认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客观对待这一现象,应注意地道的外语文化背景材料的输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学习策略。
2006年04期 15-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0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肖婧;左年念;
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运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学生口语中普遍存在中国式英语现象。本文通过中国式英语的试卷和问卷,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口语中中国式英语的一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在语用、语音、词汇和句法这四个层面,学生在词汇层面的中国式英语出现最多,其次是语用层面;2)中国式英语相对较少的学生与较多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有些差异。本文认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客观对待这一现象,应注意地道的外语文化背景材料的输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学习策略。
2006年04期 15-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0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王红艳;宫红英;
自我评估是学习者终生学习所需要的一项学习技能,同时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估为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学习过程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在对国内外语言技能学习情况的研究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假设:在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能够引导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自我评估手段,促进自主学习,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一项实证研究证明该假设是成立的。
2006年04期 21-2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46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王红艳;宫红英;
自我评估是学习者终生学习所需要的一项学习技能,同时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估为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学习过程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在对国内外语言技能学习情况的研究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假设:在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能够引导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自我评估手段,促进自主学习,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一项实证研究证明该假设是成立的。
2006年04期 21-2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46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张允;高佑梅;
词语搭配作为语言学习者的一块不得不啃的硬骨头,已经引起了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学习者在使用词语搭配时所遇到的困难的研究还不够彻底。本文借助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对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搭配时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仅初学者而且高水平学习者在选择适当的搭配词时也会遇到相应的困难。各个水平的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大体相同。母语的影响随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自始至终存在。
2006年04期 28-3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95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张允;高佑梅;
词语搭配作为语言学习者的一块不得不啃的硬骨头,已经引起了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学习者在使用词语搭配时所遇到的困难的研究还不够彻底。本文借助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对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搭配时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仅初学者而且高水平学习者在选择适当的搭配词时也会遇到相应的困难。各个水平的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大体相同。母语的影响随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自始至终存在。
2006年04期 28-3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95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 薛福平;
本文探讨了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76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研究。实验班采用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控制班接受正常的教学课堂。研究结果表明,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判断推理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该研究还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启示。
2006年04期 36-4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63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薛福平;
本文探讨了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76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研究。实验班采用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控制班接受正常的教学课堂。研究结果表明,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判断推理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该研究还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启示。
2006年04期 36-4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63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陆瑛;
本文旨在探索一条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提高说英语的流利程度。与传统的"正确与流利"概念不同,本文对语言的流利性注入了新的见解,目的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能像使用其母语那样自然流畅。作者建议实行词块教学,旨在语言的活用,实现Brumfit提出的"使用地道语言",以便改变中国的聋哑英语学习状况。
2006年04期 43-47+1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57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陆瑛;
本文旨在探索一条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提高说英语的流利程度。与传统的"正确与流利"概念不同,本文对语言的流利性注入了新的见解,目的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能像使用其母语那样自然流畅。作者建议实行词块教学,旨在语言的活用,实现Brumfit提出的"使用地道语言",以便改变中国的聋哑英语学习状况。
2006年04期 43-47+1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57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费红;
近几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写作互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很广泛。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对写作互评的优势,怎样进行写作互评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然而,在我们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写作互评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学生怎样看待它?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课堂观察、采访和问卷3种方式调查了英语专业3年级22位学生对写作互评的看法。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写作互评持消极态度,写作互评在写作过程中并未显出它的优势。这个发现和众多的研究结果不相符,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对学生写作互评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写作教学必不可少的。
2006年04期 48-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0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 费红;
近几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写作互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很广泛。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对写作互评的优势,怎样进行写作互评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然而,在我们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写作互评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学生怎样看待它?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课堂观察、采访和问卷3种方式调查了英语专业3年级22位学生对写作互评的看法。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写作互评持消极态度,写作互评在写作过程中并未显出它的优势。这个发现和众多的研究结果不相符,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对学生写作互评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写作教学必不可少的。
2006年04期 48-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0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 马瑞雪;
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的平衡发展是语言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基于任务的教学法体现了这一思想。本着描述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发展与演变的目的,本文对其起源、理论依据、基本思想及发展脉络逐一进行了介绍、评述,并指出任务型教学法要取得语言意义与形式平衡发展这一根本教学目的,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探索影响意义和形式的具体因素如任务复杂度、任务难度和任务条件等方面。尤其是任务复杂度的研究将决定着任务教学法的前景。
2006年04期 53-58+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25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马瑞雪;
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的平衡发展是语言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基于任务的教学法体现了这一思想。本着描述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发展与演变的目的,本文对其起源、理论依据、基本思想及发展脉络逐一进行了介绍、评述,并指出任务型教学法要取得语言意义与形式平衡发展这一根本教学目的,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探索影响意义和形式的具体因素如任务复杂度、任务难度和任务条件等方面。尤其是任务复杂度的研究将决定着任务教学法的前景。
2006年04期 53-58+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25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杜洁敏;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界,对词汇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的呼声逐渐高涨。传统的结构法过于强调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语言的应用;而前些年的交际法恰好走了另一种极端。以词组和短语(预制的语块)为单位的新的词汇教学法融合了两者的优势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本文是在对新生进行为期两学期的新的词汇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借助于统计软件就学生对词汇法的态度以及从中收获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分析其反馈的信息对设计和完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有着实践意义。
2006年04期 59-6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46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杜洁敏;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界,对词汇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的呼声逐渐高涨。传统的结构法过于强调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语言的应用;而前些年的交际法恰好走了另一种极端。以词组和短语(预制的语块)为单位的新的词汇教学法融合了两者的优势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本文是在对新生进行为期两学期的新的词汇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借助于统计软件就学生对词汇法的态度以及从中收获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分析其反馈的信息对设计和完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有着实践意义。
2006年04期 59-6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46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袁玲丽;
隐喻能力是学习者迅速正确地理解隐喻所包含的信息并准确恰当地运用隐喻的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机成分,隐喻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中英文隐喻的异同分析有助于学习者对语言形式之下的隐喻思维的了解,尤其是词汇、篇章、文化、口语和写作等环节的教学都应穿插对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而隐喻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2006年04期 65-69+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55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袁玲丽;
隐喻能力是学习者迅速正确地理解隐喻所包含的信息并准确恰当地运用隐喻的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机成分,隐喻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中英文隐喻的异同分析有助于学习者对语言形式之下的隐喻思维的了解,尤其是词汇、篇章、文化、口语和写作等环节的教学都应穿插对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而隐喻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2006年04期 65-69+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55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杨雪芹;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动机理论设计问卷,调查了苏北地区354名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状况,分析其特征,探讨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以及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中学生兼具英语学习深层和表层动机,而且表层动机强于深层动机。但他们英语学习的努力程度一般。2)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远强于高中生。3)学生英语学习努力程度与价值期望、掌握目标、深层动机、表层动机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递减。4)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06年04期 70-7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0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杨雪芹;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动机理论设计问卷,调查了苏北地区354名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状况,分析其特征,探讨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以及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中学生兼具英语学习深层和表层动机,而且表层动机强于深层动机。但他们英语学习的努力程度一般。2)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远强于高中生。3)学生英语学习努力程度与价值期望、掌握目标、深层动机、表层动机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递减。4)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06年04期 70-7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0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韩慧;
传统理念的教师培训主要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培训为主。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在教师培训中还属新的尝试。本文介绍了如何将语言—文化教学理论应用到语言课堂教学中,通过新的培训课程设计及实施,其目的是提高在职进修教师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力图转变他们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及课堂教学技能,使他们真正适应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笔者设计了以语言—文化为教学模式的七个培训活动供同行们参考。
2006年04期 79-8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韩慧;
传统理念的教师培训主要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培训为主。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在教师培训中还属新的尝试。本文介绍了如何将语言—文化教学理论应用到语言课堂教学中,通过新的培训课程设计及实施,其目的是提高在职进修教师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力图转变他们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及课堂教学技能,使他们真正适应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笔者设计了以语言—文化为教学模式的七个培训活动供同行们参考。
2006年04期 79-8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2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桂敏;
本文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探讨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1982,1985)与Swain的输出假说(1985,1993)对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他们的分歧可以得以解决。维果茨基认为人类高级思维功能建构于社会、文化、历史和教育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相互交流编织成的网,一个由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辩证统一体。所以,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的相互作用引起二语言的发展。
2006年04期 87-92+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29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桂敏;
本文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探讨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1982,1985)与Swain的输出假说(1985,1993)对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他们的分歧可以得以解决。维果茨基认为人类高级思维功能建构于社会、文化、历史和教育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相互交流编织成的网,一个由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辩证统一体。所以,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的相互作用引起二语言的发展。
2006年04期 87-92+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29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廖国强;
自从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以来,如何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引发了大量的讨论,诸如获得交际能力的难点,教授交际能力的可行性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如何适度把握等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些方法。
2006年04期 93-10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36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廖国强;
自从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以来,如何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引发了大量的讨论,诸如获得交际能力的难点,教授交际能力的可行性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如何适度把握等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些方法。
2006年04期 93-10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36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王蕾;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语境价值,并把关联语境价值观点运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研究,着重分析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将原来的小对话换成长对话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认为长对话能够给考生提供更多的语境效果,从而使考生能够在语境中筛选出最佳相关信息,回答考题,这种考题也更加真实有效。通过对听力考试的分析,作者还提出了关联语境价值对语言听力教学的启示。
2006年04期 106-11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58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王蕾;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语境价值,并把关联语境价值观点运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研究,着重分析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将原来的小对话换成长对话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认为长对话能够给考生提供更多的语境效果,从而使考生能够在语境中筛选出最佳相关信息,回答考题,这种考题也更加真实有效。通过对听力考试的分析,作者还提出了关联语境价值对语言听力教学的启示。
2006年04期 106-11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58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朱黎勇;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长期以来都围绕"阅读理解、写作训练"来进行,这势必影响和削弱了听、说技能的训练。随着社会的需要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成为教学的新方向。本文分析了听、说能力对语言学习和交际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006年04期 112-115+8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3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朱黎勇;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长期以来都围绕"阅读理解、写作训练"来进行,这势必影响和削弱了听、说技能的训练。随着社会的需要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成为教学的新方向。本文分析了听、说能力对语言学习和交际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006年04期 112-115+8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3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赵丽丽;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对语言错误的识别、描述和分析是探究二语习得的主要方法。本文根据错误分析理论,通过分析自然语境下,一个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剖析了错误的根源及错误类型。最后得出结论:语言错误通常是由第一或第二语言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并且和第一语言的干扰密切相关。
2006年04期 116-118+10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1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赵丽丽;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对语言错误的识别、描述和分析是探究二语习得的主要方法。本文根据错误分析理论,通过分析自然语境下,一个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剖析了错误的根源及错误类型。最后得出结论:语言错误通常是由第一或第二语言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并且和第一语言的干扰密切相关。
2006年04期 116-118+10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1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罗玉交;
针对传统学生作文评改中过分强调语法的现状,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篇元功能的角度,以一篇学生英语习作为例,对系统功能理论在评改学生作文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文章首先从句子以上层面,包括段落和句群等,分析了习作的宏观主位和宏观述位;再从句子层面分析了习作的语义转换和语义推进,从而使我们对习作的优点和缺点一目了然。文章最后阐述了这种分析法在作文评改和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2006年04期 119-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4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罗玉交;
针对传统学生作文评改中过分强调语法的现状,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篇元功能的角度,以一篇学生英语习作为例,对系统功能理论在评改学生作文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文章首先从句子以上层面,包括段落和句群等,分析了习作的宏观主位和宏观述位;再从句子层面分析了习作的语义转换和语义推进,从而使我们对习作的优点和缺点一目了然。文章最后阐述了这种分析法在作文评改和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2006年04期 119-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4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鲍德媛;高玉芬;
在我国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时阅读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技能,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技能的教学,我们采用了以三个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方式,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满足学生对语法学习的需要。
2006年04期 124-126+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5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鲍德媛;高玉芬;
在我国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时阅读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技能,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技能的教学,我们采用了以三个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方式,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满足学生对语法学习的需要。
2006年04期 124-126+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5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