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二语习得

  • 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自我构念与机助听力有效性的关系(英文)

    冯桂芳;肖惠云;

    研究旨在调查计算机辅助教学(CALL)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及自我构念与机助听力有效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听力成绩分析对200多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计算机辅助听力教学效果好;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及自我构念也可能影响计算机辅助听力教学的效果,两者相互影响;不同程度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及自我构念的影响程度不同;而计算机辅助听力教学似乎能代替传统听力教学。

    2007年04期 3-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13 ] |[阅读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 影视字幕在词汇附带习得中的作用(英文)

    汪徽;

    本研究调查了影视字幕在词汇附带习得中的作用:1)影视字幕能显著促进学生的词汇习得和记忆。其中,二语字幕更有助于单词拼写和单词辨识,母语字幕更有助于单词含意的掌握。2)不论二语水平高低,字幕对词汇习得都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在掌握词意方面,母语字幕对二语水平低的学生的帮助远远大于二语字幕,而这种差异对于二语水平高的学生来说却没有那么明显。基于试验结果,本文分析了影视字幕在词汇教学中的科学使用方法。

    2007年04期 9-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681 ]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6 ]

英语教学法

  • 中国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情景分析和需求分析——以中国西南地区一所高中为例(英文)

    李思红;

    情景分析和需求分析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在很多教育体制下,情景分析和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中计划阶段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是以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行为所发生的教育背景为出发点,而是围绕着教师或教学机构所预期的语言学习成果来制定的。这篇文章呈现了在中国西南地区一所高中进行情景分析和需求分析的一项实践性工作。通过阐释这项工作的理念、操作过程和结果,笔者试图为如何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把学习者因素和情景因素纳入课程设计的计划阶段提供一个范例。

    2007年04期 17-2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377 ] |[阅读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 话语分析在英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英文)

    邵晓曼;

    英语写作既是衡量人们英语水平的主要手段,也是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展示学生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方法,因此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以Swales和Bhatia的分析方法为基础,将段落步骤分析与语言特征分析(包括词汇及其文章连贯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学术研究报告中引言部分的分析,展示了将话语分析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其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2007年04期 29-35+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96 ]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2 ]
  •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结构对比分析(英文)

    李素枝;

    本文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以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语教师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英语教师所执教的中国大学英语课堂在课堂话语结构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两组英语课堂各有怎样的交互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师课堂中TST(教师—学生—教师)结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本族语教师组课堂。中国英语教师对课堂的组织控制更严格。

    2007年04期 36-4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62 ] |[阅读次数:74 ] |[引用频次:6 ]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整合技术融入传统模式的效应(英文)

    于夕真;刘成志;

    本文应用准实验非等价设计,测量大学英语教学中整合技术融入传统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成绩中所产生的效应差异。受试者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04、05级非英语专业学生,04为控制组,采用体验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纸介教材,用传统方式教学;05级为实验组,采用体验英语立体化教材,除纸介教材以外还包括软件和局域网学习系统,加上相应的整合技术及配套的教学步骤。两组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两组的大学入学成绩及前测经独立样本T检验各项指标接近,无显著差异。后测结果显示有差异,说明实验组的整合技术融入传统模式优于控制组的传统模式。

    2007年04期 42-4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28 ] |[阅读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 翻译对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英文)

    张晓燕;

    本文主要通过对具体实验案例的详细分析,全面探讨翻译对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以及写作时间对这种作用的影响。实验共分两组,16位被试者主要是根据专业英语四级的考试成绩及平时写作成绩从外语系二年级两个班级共58名学生中挑选的。被试者按照要求共写四篇英语作文,每篇文章分别采用翻译写作法和直接英语写作法写成。前两篇作文有时间限制,而后两篇则没有。实验结果表明:运用翻译写作方法所写文章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直接用英语所写的文章;写作时间的延长对翻译写作方法的提高效果比对直接英语写作法的提高效果要高。

    2007年04期 49-6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338 ]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 跨语言间搭配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英文)

    李来发;范伟;

    一个句子是符合语义性和语法性的结合体。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中国学生英语语法掌握得虽然很好,词汇量也很大,但写出的句子却不符合语义性,我们发现这与跨语言间的搭配差异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英汉语言间存在着这种差异,直接造成了英语学习者所学的英语不地道或带有明显的本族语痕迹。本文对英语和汉语间的词语搭配差异进行探讨,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一些原因,本文建议在教授英语词汇时教师一定要跨越单个词的范围,既要教授那个词与其周围词的搭配及联系,又要教授其搭配和表面上意义相同的汉语搭配之间的区别。

    2007年04期 62-6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322 ]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测试与评估

  • 四级作文评分样卷的功能分析(英文)

    李顺英;

    利用系统抽样法从1987至2003年的四级作文评分样卷中抽取4份样本,从及物性、情态、主位结构和衔接四方面分析样本,使用SAS统计软件的Fisher sExact Test双侧检验样本的相邻两档在使用上述功能系统的正确率和构成比两方面有无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表明,拉开相邻两档差距的是这些功能用法的质量,而不是其数量。就这四种功能系统而言,评分样卷基本能体现抽象的评分标准。然而,四级作文测试的效度有待提高。

    2007年04期 70-7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56 ]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语言政策

  • 从能力培养到人文教育(英文)

    王笃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中对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目前英语外语教学的低效以及大中小学生中频繁出现的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要求英语外语教学必须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研究发现,只是能力培养已经不能解决中国的外语教学问题,要达成外语教学和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实施人文主义教育。本论文从英语外语课程、大纲、评估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了人文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和由能力培养到人文教育的课堂操作方式。

    2007年04期 78-84+7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273 ]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教师教育

  • TEFL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化发展(英文)

    叶红;

    本文对国内TEFL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对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有一客观的认识和反映。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很多教师难以适应目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主要反映在教学理论、跨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缺乏。文章提出教师教育应向专业化发展,认为调整教师知识结构、加强课程建设是目前英语教师教育的关键。

    2007年04期 85-9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257 ]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英语教学论坛

  • 以尊重对方为原则的礼貌准则教学(英文)

    张慧琴;

    本文通过研究布朗和莱温森的礼貌原则理论,提出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应该以尊重对方为原则的礼貌原则,举例论证在外语教学中不应简单地把表面上的礼貌现象作为评判遵循礼貌原则的准则传授给学生,而应从深层次上教会学生把礼貌理解为对于别人的尊重;并具体指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应用礼貌原则,实现成功的交际。

    2007年04期 99-10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37 ]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 再回首CET阅读文本话语功能标记(英文)

    李明良;龙大友;

    随着大学外语教学的逐步深入,为了达到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目标,在六项要求中寻求注意力分配合理平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由于阅读是学生学习外语的一种基本途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也随之变得极其重要。本文在阅读测试和阅读策略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历年CET阅读文本与问题中存在语篇功能话语标记特征,寻求一种有效的功能阅读途径。

    2007年04期 105-110+9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 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效能研究(英文)

    何明霞;王冠;

    本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了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与其学习效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与学习效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的使用有较深远影响。学习者认知策略的使用高于元认知策略,而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则明显不足。因此,对英语学习者进行主动的策略意识培训,尤其是元认知策略意识培训,促进其积极主动地使用各项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能。

    2007年04期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546 ] |[阅读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