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二语习得

  • 元认知培训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英文)

    冯秀红;

    本论文是运用元认知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的一项实证研究。该培训试图对阻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元认知培训与自主学习的相关度、元认知培训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该培训包含五个步骤:元认知意识建立、目标的设立、计划的建立、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结果的评估与强化。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他们的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和自我评估的能力有所增强。该研究认为元认知培训应该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中。

    2007年05期 No.75 3-1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39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障碍实证研究(英文)

    雷蕾;韦瑶瑜;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障碍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所得因子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写作障碍主要由任务过于复杂、构思不成熟和写作态度不当三个因子构成。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国大学生写作障碍主要与写作过程中写作策略的缺乏有关。同时,有障碍写作者对于写作和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存在不当认识。本文建议应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策略,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最后,本文对今后研究作了建议。

    2007年05期 No.75 13-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2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听力任务中的语用表现(英文)

    谢华;王同顺;

    本文旨在研究具有不同外语水平的中国外语学习者听力任务中理解语言信息和语用信息能力的差异。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要求学习者识别任务中的词汇、句法及其他语言信息,而语用理解则不仅要求学习者辨认语言信息,还能对交谈者的角色和社会地位等语境信息进行确认。本研究采取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手段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理解两种信息及理解语用信息的分支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能力的差异,语言信息理解和语用信息理解之间、言语行为理解和会话含义理解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进行了分析。

    2007年05期 No.75 19-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5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探究测试和非测试情景下阅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英文)

    彭康洲;沈志法;

    本文对中国大学生在阅读测试和平时阅读两种不同环境下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关系进行了调查。80名新生先后分别做了阅读测试和平时阅读以及相应的元认知策略调查表。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阅读考试成绩密切相关;阅读成绩高的学生比低的学生更积极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当相同策略被使用时也呈现相同的结果。本实验证明了由于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中,阅读目的不同,英语学习者将会采用不同的元认知策略。

    2007年05期 No.75 26-3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24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记忆策略使用调查报告(英文)

    赛丹;李红;李伯约;

    时至今日之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特别是对外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本研究探索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记忆策略使用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灵活地使用大量的记忆策略;在他们所使用的四类记忆策略中,有三类策略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显著相关。

    2007年05期 No.75 38-45+5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43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连接(英文)

    陈薛帆;

    本文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连接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度依赖完全重复类连接,词汇连接与学生语言水平之间不存在关联性,但是与写作体裁存在部分关联性。复述类连接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别,搭配类连接在记叙文中的数量则显著超过议论文。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该种现象的原因,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词汇连接特征,成因,以及提高学生词汇连接水平提供了建议。

    2007年05期 No.75 46-5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42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文学、文化与英语教学

  • 英语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观念研究(英文)

    刘岩;郭英涛;

    英语语言在全球化语境下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中介作用。对许多中国大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系统的英语学习为他们提供了多方面接触西方文化观念的渠道。英语学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些影响如何塑造和再造了他们的现代文化身份?此项研究基于对40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英语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尝试探讨文化全球化与英语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观念的影响程度。

    2007年05期 No.75 58-6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39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以“如影随形网”为基础的双文化交流模式设计与研究(英文)

    张艳莲;陆为欣;范学荣;

    以"如影随形网"为基础的中美两国大学间实验性合作项目设计了双文化交流模式并进行了一些相关活动。项目结束后的学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如影随形网"网络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认同意识,以及对文化在语言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同程度,有助于提高中方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美方学生未来教学能力的提高。

    2007年05期 No.75 69-74+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9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教师发展

  • 从教师群体到学习型社群:构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研究框架(英文)

    刘永灿;

    在改革过程中外语教师发展的研究多采用心理学和认知的模式,忽视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社会因素。因此,本文基于一个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型研究,旨在为此研究建立一个理论和分析框架。学习型社群是这个理论框架的核心。它帮助笔者了解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师社群中的社会化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本章特别对个人,人际与组织等三个学习过程的不同层面进行了文献综述。

    2007年05期 No.75 75-8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55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理解PCK:背景 要素 模式——对学科教学知识(PCK)近20年文献的综述(英文)

    朱晓燕;

    本论文引用近20年国际文献中有关PCK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PCK的产生是与三个不同时代的研究范例密切联系(teacher behaviour;teacher thinking and teacher knowledge);通过图表直观对比和分析若干构成要素和模式如Shulman(1986,1987),Grossman(1990,1995),Turner-Bisset(1999,2001),最后在讨论中提炼出一个新的PCK构成要素框架,并强调PCK的本质在于各种知识元素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其中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的知识必须融为一体,这种专家教师所具备的独特和综合专业知识,应当成为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

    2007年05期 No.75 84-93+8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3366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39 ]

英语教学法

  • 过程教学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英文)

    杨晓春;

    本研究以互动学理论为基础,旨在探索过程教学法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过程教学法对外语写作水平的影响。定性研究则采用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受试者对过程教学法的态度。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过程教学法持有肯定的态度,它比成果教学法更能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因此,过程教学法对我国的外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07年05期 No.75 94-10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2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 意识唤醒与大学生英文写作中语篇连贯性的实效研究(英文)

    姚琴;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意识唤醒培训,使中国大学生对英文行文中的衔接手段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进而有意识地仿效,从而写出行文连贯、语义衔接的英文。本研究选取了两个教学班作为试验对象,首先进行了大学生英文行文中的衔接手段使用现状的调查,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意识唤醒培训,通过一学期的实证研究,发现意识唤醒培训对培养学生语篇组织能力和语篇连贯性效果明显;本文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生英文写作指导上如何进行意识唤醒培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2007年05期 No.75 101-10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24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课程设计与材料评估

  •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用问题探讨(英文)

    季佩英;

    教材是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英语教材却很少能提供足够的语用信息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本研究将对《大学英语(全新版)听说教程》1—4册进行内容分析,目的在于探究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全新版)听说教程》所包含的语用信息不多,语用信息的种类单一,大部分的元语用信息过于简单。本研究对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2007年05期 No.75 109-11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43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特殊用途英语

  • 课堂活动设计:将图像运用到报刊文章阅读教学中(英文)

    屈延平;

    英文报刊文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在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文章的结构较为复杂,表达信息的方式多样,以及文章中有学习者不熟悉的专门词汇和隐喻表达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图像减轻阅读难度和辅助教学活动。本文在五个方面展示了如何将图像运用到报刊阅读教学中,即概括课文结构,分析部分段落并展示信息,显示事件发生顺序,表示词汇之间的关系和图解一些隐喻词语的意思。

    2007年05期 No.75 120-127+1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0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