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虹;修立梅;匡伟;
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名字与认同建构。研究对象是一所综合大学的16名英语专业学生。对学习日记和访谈材料的分析显示,英语名字起着延展直接经验、凝化理想自我或"想像认同"的作用。在使用英语名字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相应的认同也被具体化,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英语名字将"想像"与"现实"连结起来。新的名字拥有者不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者,而且也是多元话语和多元文化认同的创造者。
2010年02期 v.33;No.90 3-1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01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 周炳兰;陈佳;
本研究利用实验组和控制组数据来证明对学生作文给予不同的教师反馈可使两组人在写作准确性的长期进步中产生显著差异。对实验组采用的修改方法是修改加上相应的详细解释,该方法的效果在这个实证研究中清晰可见。而与此同时,对控制组的作文不修改错误,只给概括性的评语。结果,控制组在EFL写作准确性上进步很小。因此,我们认为这种修改方法对学生写作准确性的长期进步更有帮助,并且应该应用于EFL写作教学中。
2010年02期 v.33;No.90 18-3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93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 蔡金亭;
本文集中分析了汉语中的完整体标记"了"对中国学生使用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使用的语料是从国内四所大学收集的120篇英语作文和对应的汉语翻译。研究发现,汉语体标记"了"和一般过去时变异有显著密切的联系,并对一般过去时标记有显著影响。对应汉语译文中接"了"的英语动词被用于一般过去时标记的比例显著高于对应汉语译文中不接"了"的英语动词。笔者用连通论从母语迁移的角度对结果做了解释。
2010年02期 v.33;No.90 35-4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654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 丁元荣;隋铭才;
本研究旨在从语义视角对中介语进行分析探讨。首先,笔者对吉林省一所独立高校中随机抽取的11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错误表达进行分析。从语言的核心成分——语义出发,提出了五个语义分析标准, 即: 语义是否可被猜出,是否可被接受,是否有歧义,是否适切,是否表达形式正确。研究表明,这五个语义标准的提出对于分析中介语现象较具说服力,因为它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重形式,轻意义"的不足,为中介语研究提供了新的分类标准。
2010年02期 v.33;No.90 48-59+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32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