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


二语习得

  • 二语重铸研究:基于近期争论的述评

    杨承松;胡光伟;张军;

    本文结合Goo和Mackey(2013)以及Lyster和Ranta(2013)最近就二语重铸研究而展开的针锋相对的争论,综述了二语重铸研究的重要文献。本文首先澄清重铸的定义,然后着重探讨这场争论涉及到的几个议题,包括现有重铸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重铸有效性研究得出的矛盾结果,以及有效性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从这场争论中发现共识、辨明分歧,并在对现有实证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未来重铸研究的方向。本文还探讨了重铸研究对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4年04期 v.37;No.110 411-429+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29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中国学习者对英语习语变体的理解——变体类型和英语水平的作用

    郭夷;

    英语习语在使用中常常产生各种变体形式,这可能对二语学习者的理解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框架,将英语习语变体分为四类,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形式,考察了我国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初级和中级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的英语习语变体的理解。结果显示,受试普遍认为英语习语变体理解难度大;外语水平差异对理解结果构成显著正向影响;单维结构变化的习语理解成功率最高,对习语字面场景修饰转换的变体理解成功率最低。本文的结论是:习语变体同语言、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由于我国外语课堂对英语习语的教学过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在理解中偏于依靠字面直译、母语迁移等策略,而未养成对习语语义展开推理分析的习惯,导致理解水平总体低下。

    2014年04期 v.37;No.110 430-450+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35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教学法

  • 认知语言学方法为基的中国英语课堂教学实证研究

    高佑梅;张允;

    本实证研究基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真实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旨在验证认知语言学方法促进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式和原因。受试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接受延时后测。统计分析数据表明,接受认知法授课的学生无论在词汇和语法水平还是在隐喻和语用或社会语言学能力上都比接受语法翻译法授课的学生有较大提高。该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唤醒隐喻意识和分析意象图式结构特征,认知方法在强化记忆和培养社会文化语用能力上具有很大潜势。

    2014年04期 v.37;No.110 451-482+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50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二语写作

  • 二语学术写作中引述句的立场研究

    刘永兵;周惠;

    本文通过对比应用语言学期刊中的本族语者和中国二语者学术论文,研究that引述句中的作者立场建构。通过借鉴Sinclair对于"断言"和"归属"的区分及Martin和White的外部声源的概念,本文建立了引述句的分析框架,以考察期刊作者如何把自身立场建构为凸显的、模糊的,或是隐藏的。研究发现,二语作者倾向于避免使用凸显作者立场的自我提及,而往往使用内部归属的隐藏式断言进行自我引述;当引述他人时,二语作者偏好使用态度意义强烈的引述词,致使观点表达地过于肯定甚至武断,然而本族语作者策略地使用折中引述动词或增强性表达,建构了更加灵活的态势。引述时,作者所作出的迥异选择很可能取决于基于学术群体的和适用于语境的学科特点。

    2014年04期 v.37;No.110 483-497+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47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跨文化交际

  • 中西书评作家之评价策略对比分析

    徐玉苏;

    在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对中西文学书评的评价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对12篇中西本土作者的英语书评分析后发现两者在评价策略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中国书评的态度资源数量明显少于西方书评;其次,它们在态度的三个次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的分布模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西书评作者从各自的人际意义角度出发有意识地运用评价策略,建构与书评语类特点及其文化语境相一致的评价态势。

    2014年04期 v.37;No.110 498-51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9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教师发展

  • 国外学习经历对外语教师自我认知的影响

    王栋;惠敏;

    通过对103名有国外学习/访学经历的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个别访谈,本研究考察了国外学习经历对这些外语教师自我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外学习经历对这些教师的语言水平、教学观念以及英语教学中NES-NNES教师争议认知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还显示国外学习经历时间长短也是影响教师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本文讨论了访学经历对外语教师发展的启示并指出应把国外访学经历作为外语教师发展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

    2014年04期 v.37;No.110 513-52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44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发展

    于莉;

    本文以教师将信息交流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并逐步成长的个案进行研究,从技术自信与能力,教学法的改进和自我效能三个角度探讨教师在不同项目研究阶段的成长过程。通过对作者的个案研究,研究者发现当教师将应用信息交流技术于课堂教学或进行此类项目研究时,他们的信息素养,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会得到逐步提升,完成自身发展。希望此研究对教师和研究者有所借鉴,以迎接数字时代语言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2014年04期 v.37;No.110 524-538+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18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中国ESP研究征稿启事

    <正>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指满足学习者特殊需要的英语,主要包括专门职业和学术领域内所使用的英语的语法、词汇、句式、语篇、文体等特殊语言技能。ESP教学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满足不同学习者群体的专门需要,追求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大化。ESP教学的上述特点代表了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国ESP研究》是中国外语界第一家致力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与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由

    2014年04期 v.37;No.110 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1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应用语言学》特设专栏征稿启事

    <正>《中国应用语言学》(原名:《中国英语教学》)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会刊,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联合出版,是国内唯一的一本刊登用英语写成的有关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的外语类学术期刊。本刊主编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秋芳教授担任。本刊创刊于1978年,2011年起本刊国际版由德国知名学术出版社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发行。

    2014年04期 v.37;No.110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下载本期数据